我党三代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与规律性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秉达 上海市委党校

原文出处:
上海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建国50年来,我党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重视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历经半个世纪之久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的磨难,通过一代又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继往开来和开拓创新,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的认识大大加深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日益增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我党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以苏为鉴:毛泽东初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和发展规律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开创了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进程,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首先,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型,客观上提出了“走自己道路”的必然要求。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到来,我们过去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过渡时期中比较熟悉的东西逐渐被搁置起来,摆在全党面前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重新熟悉,尤其是要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新的发展道路。因而,当时毛泽东已经开始考虑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他先抓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制定,于1956年1月25日经最高国务会议讨论通过。与此同时, 刘少奇开始对工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听取了一些工业部门的汇报。最后由毛泽东概括为十个问题。4月25 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5月2日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作了阐述。这表明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转折时期,毛泽东就已经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最早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其次,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激励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带领全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革命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如在农业改造中,采取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由限制富农剥削到消灭富农经济,并把富农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等方针和措施。又如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完成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和改造的任务。这些都是我们党“走自己道路”的成功范例。我党走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有中国特色改造道路的成功实践经验,启发和激励我们大胆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三,苏联体制弊端的暴露,促使毛泽东另辟新路。

      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是: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中央对计划、财政、物资、干部等包揽过多,统得过死,地方和企业的管理权限太小;过分强调条条管理,割断了各地区的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了秘密报告,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苏联体制中的弊端和严重后果。同年6月和10 月先后发生了波、匈事件,表明苏联模式照搬到东欧各国也发生了严重后果。其后,在我国也出现了少数人闹事的情况,部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对传统的高度集权的体制表示了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第四部分,已经敏锐指出了苏联体制的弊端,同年9 月党的八大对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相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毛泽东1957年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鲜明地提出了“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等等,都是这种探索的集中表现。在这些重要讲话和报告中,毛泽东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政治生活中的敌我矛盾和人内部矛盾,经济建设中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工业和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和外国等矛盾关系。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实际上就是在消除苏联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中,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总之,50年代中期,毛泽东领导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初步尝试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又体现了当时我国社会变革的现实必要性。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初步形成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思路和设想。

      第一,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曾经批评斯大林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问题提出来,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毛泽东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还具体分析了这个矛盾产生的原因、矛盾的性质、矛盾的表现、矛盾的诸方面情况及如何解决的办法。在基本矛盾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必要性,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方法。这些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并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