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共产主义”试验的失败及其教训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伟良 军械工程学院 党史政工教研室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徐水共产主义试点,是50年代中国刚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盲目向共产主义过渡示范的一个典型,当时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教训极为深刻。本文主要利用地方文献,对徐水共产主义试点的成因、后果及其教训进行了探讨。认为徐水共产主义试点的发生和失败说明,一定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克服各种脱离生产力标准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种种空想,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社会心理,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徐水共产主义试点,是我国50年代刚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盲目向共产主义过渡示范的一个典型,是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前后“左”倾思潮泛滥在河北徐水的一个缩影。虽然徐水共产主义试点时间只有4个月,范围也只是1700平方公里的一个县,但当时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影响颇大,其教训也极为深刻。反思徐水共产主义试点,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

      徐水共产主义试点,从1958年8月22日徐水县委公布《关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规划草案》(注:《河北党史资料》(内部资料)第15辑,1994年11月。)作为正式开始的标志;9月20日,县委公布《关于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的试点草案》(注:《河北党史资料》(内部资料)第15辑,1994年11月。)到了高潮,到12月3日,县委作出《关于工作中所犯缺点错误向省委、地委的检查报告》(注:《河北党史资料》(内部资料)第15辑,1994年11月。)宣告作为试点的结束。

      中共中央在河北徐水县搞共产主义试点,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给予历史结局总的影响的结果。就它的共性而言,无疑是在大跃进背景下,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左”倾指导思想的产物。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如果不在徐水搞共产主义试点,在别的地方也会搞;就它的个性而言,则是徐水当时所处的形势和环境造成的。这需要作历史的具体分析。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任务完成后,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通过社会主义“大辩论”,广大群众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生产积极性非常高涨。徐水县委在这种形势下,开展起了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为重点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生产大跃进。

      徐水县,古为武遂,虽然县志称“物产丰隆”,但实际上该县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平均耕地亩产量也只有286斤(注:《中共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关于农业大跃进问题向中央的报告》,《河北党史资料》第15辑,46页。),群众生活水平一直很低。究其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春旱秋涝,几乎年年有灾。从1954年到1957年近4年期间,遭灾的面积就有87万亩,减产1.7亿斤(注:《中共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关于农业大跃进问题向中央的报告》,《河北党史资料》第15辑,46页。)。县委县政府抓住广大农民根治水旱灾害的迫切要求,开始大搞水利建设。经过1957年一冬和1958年一春的苦战,“在瀑河、漕河、萍河两岸和上游修建葡萄串式的平原防洪中型水库11座,满天星式的平原防涝小型水库160多座,这些工程,可以蓄水1.4多万公方;还修建了坑塘1300多处,能蓄水5000多万公方。”“为了使农田灌溉更有保证,他们又在瀑河、漕河修建了一些拦河坝,开挖渠道154条,全长300公里,可灌地20万亩。在靠山区附近和有地下河的地方,还开挖了地下自流泉,已挖出2个多流量,可灌地20多万亩。此外,还打机井700眼,可灌地35万亩;砖井8000多眼,可灌地20万亩。”(注:陈正人:《徐水县兴修农田水利大跃进情况的报告》,《河北党史资料》第15辑,22页。)同时大量发展了养猪积肥,“在平均10人一猪的基础上,发展到全县养猪32万头,实现了全县每人一头猪的要求,全县共积肥620万车,达到了平均每亩地7大车多。”(注:陈正人:《徐水县兴修农田水利大跃进情况的报告》,《河北党史资料》第15辑,23页。)

      徐水县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为重点的大跃进经验,很快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和省委、地委的高度重视。1958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来保定并到徐水县视察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他在听取了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的汇报后,马上给以肯定,加以赞扬。几天后,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正人奉命赶到徐水,帮助徐水总结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很快就搞出了一份关于《河北省徐水县实现农田水利化情况》的报告,并呈给毛主席、党中央。他对徐水大搞水利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报告中写道:“徐水已经实现了农田水利化,农业面貌开始根本改变。他们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有重大意义。”并说“徐水县的胜利,证明了争取在3年内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面貌基本改观是完全可能的。”(注:陈正人:《徐水县兴修农田水利大跃进情况的报告》,《河北党史资料》第15辑,32页。)

      195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以社论的形式宣扬了徐水的好经验;3月28日,中共河北省委向中共中央正式报告了徐水县委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运动的领导经验;3月29日,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徐水县委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领导经验的初步总结,以文件的形式发至全省各地、市、县;4月17日,《人民日报》又以突出的篇幅全文刊登了徐水县委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经验,接着5月份就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徐水县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典型经验》一书,进一步吹响了徐水大跃进的号角;4月19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了《河北省委关于学习徐水县委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领导经验的总结的通知》。从此,徐水县成了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大跃进的典型。这就为中共中央在徐水县搞共产主义试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1958年8月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亲自到徐水视察。在视察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对徐水人民的革命热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是不办就不成的,一办就很多(注:见《人民日报》1958年8月11日。)。毛泽东主席的视察无疑为徐水向共产主义过渡起了催化作用。毛泽东主席视察后的当天夜里,县委就召开了全县大型电话会议,乡乡社社都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宣誓,保证今年粮食亩产超过2000斤,各个战线都要有无数卫星发射上天。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大寺各庄,当天夜里正式成立了酝酿已久的人民公社,宣布树木全部归集体,房屋也由公社统一分配,社员实行工资制,从而为全县实现公社化,向共产主义过渡带了头。接着全县普遍建起人民公社,很快又改为徐水县联合总公社。这就给向共产主义过渡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