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文艺论述的理论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理论与创作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江泽民文艺论述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思想、理论、方针、路线,它将长期对我国的文艺事业发挥指导作用。

      从根本上说,江泽民文艺论述是马列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在新形势下的继承与发展。无论从论述的方法还是从论述的范畴,无论从理论立场还是从基本观点,无论从价值取向还是从美学精神,我们都能看出前后之间的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关系,它们是统一的科学体系。理论和实践表明,江泽民文艺论述已经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文艺理论和思想发展的最深厚根源,在人民群众的审美创造活动之中。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历史变革,中国人民在完成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时代要求我们的文艺理论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有所更新,必须有新的理论确认,这是非常现实的迫切问题,也是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邓小平文艺理论就是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它恢复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本来面目,提出了改革开放时期文艺运动的战略和策略,奠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科学基础,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美学原则,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学说给予极大的丰富。应该说,在马列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中,邓小平文艺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面貌确立了基本格局和框架。

      江泽民文艺论述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继续前进、向前发展的。

      关于江泽民文艺论述与马列主义文艺观、特别是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的传承关系,这里不准备着重阐释。只要接触一下江泽民文艺论述本文,这种感觉和认识都是会很清楚的。

      这里,我想着重谈一谈江泽民文艺论述的理论个性,或者说,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地方。从这里,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江泽民文艺论述的特点及其理论价值。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取得三者的协调发展,这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命运。不难发现,江泽民文艺论述的大量内容,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总主题进行的。文艺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问题的高度重视,提升了文艺问题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说:“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问题,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全面胜利的大问题。”(注:江泽民:《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1月24日)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这两个“事关”,就把问题的重要性提到空前的高度。特别是,江泽民论证了文化不仅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7年9月12日)。),更是发前人所未发,使我们看到了包括文艺在内的整个文化同国运、国脉、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一论述,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史上,具有开创的意义。

      文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是有国际、国内环境的现实依据的。国际上,文化的冲突与竞争已成为十分尖锐的全球性课程。在国内,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建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如何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相适应,如何总结我国近百年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汇的经验教训,寻求新的关系模式,如何在西方现代化国家出现后现代文化危机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步其后尘或受其严重影响,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江泽民显然正是从这一高度论述文化、论述文艺与文化的关系的。因为文艺同整个文化一样,不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而且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7年9月12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已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7年9月12日)。)。惟其如此,人们才领会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任务的高尚性和艰巨性,领会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前进步伐。

      江泽民文艺论述,是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纷纭、更复杂的文艺局面下做出的,它需要对一些新命题加以概括,需要对一些新概念加以界说。恩格斯说过:“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4页。)诚然,江泽民文艺论述从总体上还沿用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的话语系统,但其中毕竟提供了一些新东西。例如,面对外来文化、殖民文化的冲击,明确提出“民族文化”的概念;面对文艺事业引进市场机制的情况,正式提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注: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1995年1月19日)。)的概念;在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同时,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文艺发展繁荣的“精神动力”的概念(注: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6年12月16日)。);在提倡文艺部门领导干部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的时候,提出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办法来领导文艺”(注: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6年12月16日)。)的概念;在学术问题上,提出首先要坐下来,“从长计议、以理论证”(注:江泽民:《团结奋斗,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在首都元宵节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1991年3月1日)。)的概念;在文艺问题“更复杂了”的情况下,提出总的要求还是要在“大的原则上统一,小的问题可以讨论,一时难以取得共识,可以存异”(注:江泽民:《团结奋斗,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在首都元宵节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1991年3月1日)。)的观念;在谈到如何才能出好作品时,提出“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注:注:江泽民:《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1月24日)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的主张;在谈到作家、艺术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时,提出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写作的“原料、灵感、思想和艺术技巧的无尽源泉”(注: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1989年11月28日),见《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的看法……总之,这许多提法、概念、命题,只要我们认真开掘,就会发现其丰富的、深刻的、新鲜的理论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