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北京话的轻音和儿化音溯源

——传统音韵学和现代汉语语音研究结合举隅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思敬,商务印书馆,北京 100710

原文出处:
语文研究

内容提要:

轻音和儿化都是北京话中重要的语音现象。现代汉语偏重其共时的研究,本文试为溯源,以求现状与历史的沟通。本文使用的语料为《红楼梦》的早期抄本,考证方法主要是比较各抄本自身以及诸抄本之间的异文,通过汉文典籍的异文来探求隐藏在字形背后的语音。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00)03—0001—10

      一 语料和方法简述

      轻音和儿化音都是北京话中重要的语音现象。现代汉语偏重其共时的研究。本文试为溯源,以求现状与历史的沟通。

      本文使用的语料为《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因为这些抄本反映着18世纪也就是清代前期的北京口语。时代、地区和性质都具有无可怀疑的确定性。主要用了以下七种本子:

      一、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十九年1754)。

      二、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二十四年1759)。

      三、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二十五年1760)。

      四、1986年周汝昌序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王府本即《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所据可能是‘丙子三阅本’,乾隆二十一年1756)。(注:《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序。)

      五、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梦稿本即《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以前)。(注:《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跋。)

      六、1986年中华书局影印列藏本即《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不能早于乾隆末年1785—1795,也可能抄成于嘉庆年间1796—1820)。(注:《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序。)

      七、1988年重印197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戚序本即《戚蓼生序本石头记》(乾隆间旧抄)。(注:影印戚序本出版说明。)

      以上这些早期抄本中,甲戌、己卯、庚辰三种,都在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之前,那时曹雪芹还在世。即使较晚的列宁格勒藏本,其底本来源亦甚早,尚保存着许多《红楼梦》稿本的原始面貌。(注:李思敬《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某些章回“只”改“这”现象的启示》,载《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2辑。)作为18 世纪北京话的口语语料应该说是十分可靠的。

      本文的考证方法主要是比较各抄本自身以及诸抄本之间的异文。通过汉文典籍的异文来探求隐藏在字形背后的语音,是传统音韵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凭藉这个方法,清儒取得很大的成绩;本文继踵前修,或亦可有一得。比如在现代北京话里,“马虎”这个词因为第二个音节是个轻音,所以也有人写成“马糊”。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反过来推求:《红楼梦》早期抄本中大量存在的同类型的异文也是轻音音节的反映。再比如,在《金瓶梅》里把“挂枝儿”写作“挂真儿”,笔者曾根据这样一对异文推断在当时的口语中,这支曲名一定是发成儿化音

      

      的。(注:李思敬《从金瓶梅的字里行间考察16世纪汉语北方话中儿词尾的儿化现象》,载1982年日本《中国语研究》第21号,1984年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12辑摘要。)如果在《红楼梦》抄本中也有此种类型的异文,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北京话里至少在18世纪已经有儿化音的存在。

      二 《红楼梦》中的“轻音”例证

      首先排比几组典型的反映轻音音节的词汇材料如下,请观察、比较(本文例句尽量要求完整,以便体会其语气):

      (一)编排 编派

      ①(探春)说道:宝姐姐,你还不拧他的嘴!你问问他编排你的话!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第42回)例①庚辰本(978页)和梦稿本(499页)均作“编排”,列藏本(1798页)作“编派”。又,庚辰、梦稿两本自身也不一致:

      ②(袭人)见宝玉进来,连忙站起来笑道:晴雯这东西编派我什么呢……我要在这里静坐一坐,养一养神,他就编派了我这些混话。(第64回)

      例②这两处,庚辰本(1528页)和梦稿本(752 页)又与列藏本(2781页)同作“编派”而不作“编排”,本身也是时此时彼。

      “排”和“派”两个字声调不同而可以通用,这就表明:后一个语素的实际发音必定不是个四声明确的重音节,而是不在四声之属的轻音节。因为不在四声之属,所以写什么字好,就会随着书写者各自的理解而出现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往往会一时如此写,一时又如彼写,直到今天也还有这种现象。“排”:安排,“派”:分派,两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有施之于人,甚至强加于人的意思。因此,这两个字是出于对“本字”的不同认识而出现的一对异文。换言之,在这种场合,此种性质的异文除表示它们是同一个轻音音节的不同书写形式之外,别无他解。基于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异文断定:在18世纪时,这个词的后一个语素必定是个轻音音节。下述语料均同此理,不赘。

      (二)便宜 便易 便益 便意

      这一组语料,从《红楼梦》的用例看,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得到好处”的意思。比如:“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丢了。被人拣了去,到便宜他!”(第21回)另一个是“方便”的意思。比如:“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地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第4回)这个句子中“便宜”二字,甲戌本(4卷10页)径改为“方便”,其义可知。这正好跟今天的冀东话相合。在冀东话里,前一个意思说[p‘ian·i],後一个意思说[pian·i],而且轻音[i ]往往带有轻微的圆唇性,近乎[y]。在《红楼梦》里, 不论哪一个意思,都可以在上列这组语料中找到异文。下面先比较“得到好处”义的异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