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一虹,北京大学 通讯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英语系

原文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以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为理论框架, 考察和阐释“沃尔夫假说”。该假说的“言中行为”是:语言不同的人思维模式亦不同,难以相互理解;“言外行为”是:唤醒人们对语言和思维差异的认识,从而达到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言后行为”是:在验证“言中行为”正确性的过程中,人们对本民族中心主义有了认识和反省,文化一元主义逐渐被多元主义取代。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0)03—0182—8

      1.作为言语行为的“沃尔夫假说”

      1.1 言语行为理论

      过去,人们普遍将逻辑—语义的真值条件作为语言理解的中心,要理解和评价语言的意义,就要看所述命题是“真”还是“假”。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ohn Austin 1962)的“言语行为”说推翻了这一理论。奥斯汀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用来“说”、用来陈述的,而且还是用来“做”、用来实施行为的;言语即行为。具体来说,言语有三种不同的行为或力量:“言中行为”(locutionary act),即实际所言; “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 ), 即说话的意图; “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即所说的话产生的效果。因此,用语言“做某件事”区别于“说某件事”;有些话无所谓真假,说这些话本身就是做了某事。

      言语行为理论大大拓展了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也由此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不过,以该理论为框架的话语分析,其关注焦点大多是微观语言单位在整体语篇中的作用。另一可能的思路是将整体理论话语作为分析单位,考察该话语与宏观历史文化语境的互动。在这方面已有一些有益的尝试(如Bennett等1995:20章)。 本文拟采取这一研究思路,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以沃尔夫所著《语言、思维与现实》(1956)为主要语篇材料,重新考察和阐释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沃尔夫假说”。

      1.2 沃尔夫假说

      “沃尔夫假说”又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指的是美国学者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 1897—1941 )在其老师萨丕尔(EdwardSapir,1884—1939)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理论。 该理论有两种表述:“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语言相对论”,即思维相对于语言,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沃尔夫通过对霍皮等印第安语言的研究指出,讲这些语言的人,其“世界观”不同于讲“一般欧洲标准语”的人。后人以其名字和“假说”(hypothesis)命名其理论,又将该“假说”分为强式和弱式,强式即语言决定思维,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弱式即语言影响思维,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差异。

      1.3 “假说”研究的传统:真值检验

      语言相对论提出以来的半个世纪,众多学者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争论,焦点是该理论之陈述是否“正确”,是否为“真”。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证(empirical research),也就是将理论操作化,将宏观、抽象的理论命题化为微观、具体的实证假设,抽取相应的语言和思维变量,在实验中加以控制,测试思维变量的差异是否与语言变量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研究进行较早,是“假说”之实证检验的代表。这些研究试图验证母语中颜色词不同的被试,对颜色的感知是否不同(如Brown等1954,Berlin等1969,Rosch1973;见杨永林1997)。后来又有一些研究试图检验词汇的不同是否影响人们对事件和人物的印象和记忆(Loftus等1975,Hoffman等1986)。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语言中的数字形式是否影响儿童学习计数和算术的能力(Saxe等1983,Miller等1987,Agnoli等1989;见Hunt等1991)。在句法层面,有一场关于“虚拟式”语法标记是否影响“反事实思维”能力的争鸣(如Bloom 1981,Au 1983;见高一虹1994)。 其它有关课题包括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不同语言中的空间和物体概念,等等(见Steinfatt 1989 , Lucy 1992、1996)。实证研究的结果未能对沃尔夫假说的“正确性”做出一致结论。从总体来看,沃尔夫假说的弱式得到相当多的支持,而强式得到的支持很少(见Steinfatt 1989,Gumperz等1991,Lucy 1992,申小龙1992)。

      “假说”的实证研究传统与特定的学术历史语境有关。沃尔夫和萨丕尔生前未明确提出过“假说”的概念,也未对语言相对论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沃尔夫一直在火险公司做全职化学工程师,且英年早逝,尚未有时间将其研究成果整合为专著。这就为对其思想的理解和阐释留下了很大空间。沃尔夫的代表作,是身后由John Carroll编辑的文集《语言、思维与现实》(Language,Thought and Reality.1956, 下称“文集”)。该书出版的五十年代,西方心理学、语言学界正风行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现实是客观存在,事实独立于价值;作为完全独立于研究对象的研究主体,可以通过客观的、精确的技术,描述某个孤立的现象或检验某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概括出普遍性的结论。这一思想在西方学术界至今仍占主流,但已受到二十世纪诸多哲学思潮的挑战(高一虹1998)。流行于五、六十年代的行为主义,将包括语言在内的人的行为,看作“刺激”与“反应”的因果链,研究行为的方法,便是人为地控制和操纵刺激,观察行为之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