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义词之“同”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金贵(1939—),男,上海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训诂学研究。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同义词之“同”指什么,近五十年来纷争不一。从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立义、辨异的辨析过程看,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词义为单位,持“一义相同”说,力求构组的系统性,立义的单一性,细辨一义的同中之异;一种是以词为单位,持“近义”说,“多义相同”说,将辨析变为多义词的横向比较。前者可获得有价值的辨析成果,后者繁杂、平庸,无可观的成果。因此,同义词之“同”,只能指一义相同。“近义”说、“多义相同”说皆当废弃。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0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942X(2000)04—0081—06

      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之“同”,是同义词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同义词的性质、范围、确定标准甚至辨析方法的一个关键问题。可是直至今日,在我们的教科书与有关专著专论中,犹未定于一尊。连被研究的语言现象“是什么”都羌无“公论”,这在语言研究领域是很少见的。其实“公论”已有,只是需要揭开扑朔迷离的面纱。

      可是这层面纱实在难揭。汉语同义词研究主要是20世纪后半叶的事。早在20世纪50年代早中期,就有关于什么是同义词的热烈讨论,以后时见新的提法。不同阶段都有一些总结、评析的专论,至20世纪90年代初,有周荐的专著《同义词语的研究》。最近,池昌海先生连续发表了两篇总结的专论[1],文中也有就同义词的“定义”综评诸说。 池文所归结的有“意义同、近”、“概念同一”、“对象同一”、“义位同一”等四说,文中又提出了新说。但是看了池文的新定义与几点说明(见第二篇第三点“确定标准”),似乎觉得与他所非否的刘叔新、周荐诸先生之说实质并无大异。这就使人疑惑:汉语同义词界说的分歧究竟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确说?不过,笔者如果在此也对以往诸家的是非一一再予引录,甚至再树一帜,提出一个什么新的界说,是是非非,恐怕将治丝益棼,使人昏昏。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笔者发现,迄今对同义词有影响的理论探讨,包括池文,都是在现代汉语范畴展开的,并且专从概念到概念予以评析。鉴于此,本文试从古代汉语同义词并主要从研究实践出发,来讨论这个马拉松式的分歧——同义词之“同”,也许会有新鲜感与以简御繁之效吧?

      一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显然是从现代汉语的研究延伸出来的。先是单篇的分组辨析,然后汇集专书。至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了一批同义词词典,一些古汉语教材与词汇学专著多设了同义词专章(注: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孙云鹤等《近义字辨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洪成玉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2月版;韩振铁等《中学文言文同义词辨析》, 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版;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黄山书社1992年11 月版;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版; 沈锡荣《古汉语常用词类释》,学林出版社1993年10月版;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版。此外,20世纪80至90 年代还出版了几本类义词典、别称词典,如薛儒章《简明古汉语类词词典》,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版;徐成志等《事物异名别称词典》, 齐鲁书社1990年5月版;周方等《汉语异名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1月版;戴鑫等《中华别称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版。有关这方面的辨析文章,若包括许多文化类的名物之辨,则难于统计,若按有主要的语言倾向的计入,约一百五十篇。)。有时也见少量的多属知识性的理论文章——这是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大势。期间,有关同义词的界说有不少较有影响,下按时序列举一些重要书、文的提法:

      1.孙云鹤等(1981):“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汇编成组……分别从它们的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等方面加以辨析。”[2]

      2.张世禄(1981):“同义词是指不同的词,而它们所表示的某种概念或某种用法基本上相同。”[3]

      3.王力(1982):“所谓同义,是说这个词的某一意义和哪个词的某一意义相同,不是说这个词的所有意义和那个词的所有意义都相同。”[4]

      4.张永言(1982):“同义词就是语音不同但是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或很相近的词。”[5]

      5.洪成玉(1983):“同义词实际上是词义有同有异的近义词。它不等于等义词。”“确定同义词的依据是部分意义相同或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意义相同。”[6]

      6.刘乾先(1985):“古代汉语绝大多数的同义词都是词义相近或词义有部分交搭的近义词。”[7]

      7.曹先擢(1987):“同义词是指那些表示同一概念而相互间在语义上或感情色彩上有细微差别的词。”[8]

      8.周光庆(1989):“同义词的同,是以义位为单位观察的几个多义词,只要它们的某一个义位所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这几个多义词就在某个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就是一组同义词。”[9]

      9.蒋绍愚(1989):“所谓同义,是指一个或几个义位相同而不可能是各个义位都相通。”[10]

      10.郭锡良等(1992):“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叫等义词或绝对同义词,这类词数量很小。绝大部分同义词都只是部分意义相同。”“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讲的,而不是就词义系统讲的。”“所谓同义,是指相关词的一个或几个义项相同,而不可能是全部义项相同。”[11]

      11.王政白(1992):“古汉语中, 存在着两个或多个词之间意义相同或相近的现象……这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是同义词。”[12]

      12.段德森(1992):“(同义词)是指语音不同, 但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或相近、词性相同的词。”[13]

      13.赵克勤(199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它们所包含的一个意义相同,而在其他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或用法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就叫同义词。”[14]

      14.黄金贵(1993):“坚持以词义而不是以词为辨析单位。 ”(1995)“同义词,是具有不同‘义象’(理性意义或附加意义的同中之异)、共同表示一个义位(词义)系统的词群。”[15]

      15.荆贵生(1997):“我们所说的同义词, 是就几个词的词义系统中的某个义项来说的,而不是就这些词的词义系统中的所有义项来说的。”[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