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音节同音词词汇歧义消解过程的研究

作者简介:
舒华、唐映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 100875 张亚旭,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心理学报

内容提要:

使用跨通道词汇判断任务和语义启动技术,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孤立状态下和句子语境中汉语双音节同音词意义通达的情况。结果发现:(1)在孤立状态下,无论ISI为0毫秒还是-150毫秒,与同音词主要或次要意义有关的探测词都受到了促进;(2)当ISI为0毫秒时, 在语境一致的条件下,与同音词主要或次要意义有关的探测词均受到了促进,在语境不一致的条件下,则未发现任何促进效应;(3)当ISI为-150 毫秒时,只是在语境一致并且探测词与同音词的主要意义有关的条件下才观察到促进效应。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字号: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 )是语言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例如,汉语口语中有一些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书面语中有一些字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这两类词分别称作同音词(homophones)和同形词(homographs)。当人们孤立地听或看到这些词时,会在理解上产生歧义。例如,听觉呈现的双音节词/falyan2 /对应着“发言”和“发炎”两个不同的意义。然而,当在语境中听到同音词,例如,在句子语境“全场顿时变得安静起来,因为现在已经开始……”中听到同音词/falyan2/时,词的意义是明确的, 表明语境在词汇识别中起了作用。词汇歧义消解研究中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听者或读者如何确定歧义词的符合语境的意义,即在词汇识别早期,听者或读者是选择性地只通达歧义词的一个意义,还是同等地通达两个或多个意义。合适的句子语境无疑会起到帮助作用,问题是,这种作用是在词汇识别之前就发生(因而语境较早地参与歧义词意义通达过程),还是在词汇识别之后的整合阶段发生(因此语境只是起到选择的作用)[1—5]?

      近年来,研究者对词汇歧义消解问题作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但迄今为止,不同研究的结果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分歧。一些研究发现,当歧义词与探测词呈现的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asynchrony,简称SOA(注:SOA这一概念主要用于视觉呈现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实验。))较短时,即使是在有句子语境的情况下,歧义词的两个意义也都得到激活,然而,当SOA较长时, 只有符合语境的意义才得到激活[3]。这些结果支持了多重通达模型(multiple

      accessmodel),即无论歧义词各个意义的相对频率如何, 也无论是否提供句子语境,在歧义词识别的早期,其多重意义都得到激活,因此,句子水平的信息并不影响词汇通达。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在SOA 很短的情况下,也只是符合语境的意义才得到激活[6]。 这些实验结果支持了选择通达模型(selective access model),即在歧义词识别早期,只是符合语境的意义才被通达,这样,句子水平的信息能够较早地参与歧义词意义通达过程。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在更短的SOA 条件下,歧义词的两个意义的激活程度受它们的相对频率的影响,在激活的时序上主要意义先于次要意义[5,7,8]。 这样的结果符合重排序通达模型(reordered access model)的预期,即歧义词的各个意义按相对频率的高低顺次激活,句子水平的信息通过提高歧义词符合语境意义的激活水平来影响意义通达。

      在人类自然语言理解研究领域,词汇歧义消解的时间进程引起了研究者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了解人类语言加工系统的一般机制,特别是有助于探讨认知心理学中一个更大的理论争论,即不同水平的心理加工是相互作用的还是模块化的[9,10]。 句子语境较早地参与歧义词意义通达过程的发现将为相互作用理论提供证据,而句子语境只影响词汇通达后的整合过程将提供证据支持模块化理论。

      到目前为止,有关词汇歧义消解的研究主要是在英语中进行的。我们注意到汉语语言学界所公认的一个事实,即西方语言的同音词很少,而汉语的同音词很多,辨析同音词是汉语语音处理的关键,因此,非常需要有关这方面的汉语认知角度的研究。Li和Yip 曾使用跨通道启动范式,以母语为广东话的人为被试,考察了句子语境对汉语单音节同音词意义通达和选择的影响[11—13],结果表明,句子语境在同音词识别的早期就起作用。本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双音节同音词意义通达的时间进程以及句子语境对意义通达的影响。我们使用跨通道语义启动范式和词汇判断任务,在两个实验中分别探讨在无句子语境(实验一)和有句子语境(实验二)的条件下,同音词意义通达的时间进程。我们采用了两种探测的时间点,一是在同音词词尾点立即呈现视觉探测词,即听觉词词尾点和视觉探测词起始点之间的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interval,简称ISI(注:ISI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听觉呈现启动刺激,视觉呈现目标刺激的实验。)为0毫秒。 考虑到在一个口语词的词尾结束之前被试就能识别这个词[14,15],我们还设置了ISI为-150 毫秒的条件,即在大约位于双音节同音词第一个音节已经结束,第二个音节的辅音刚好出现的时间点上呈现视觉探测词,目的是观察同音词识别的更早阶段,其意义通达的情况以及句子语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另外,我们使用了主要意义与次要意义频率相差悬殊的同音词作实验材料,以探讨歧义词意义的相对频率在歧义词意义通达中的作用。

      2 实验一

      2.1 方法

      2.1.1 被试 80名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 这些被试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没有任何言语或听力障碍。实验后每名被试均获少量报酬。

      2.1.2 设计与材料 实验一主要探讨三个因素的作用, 第一个因素为探测词类型,即探测词与同音词的主要意义有关和与同音词的次要意义有关;第二个因素为启动词类型,即启动词与探测词有关和与探测词无关; 第三个因素是启动词词尾点与探测词起始点的时间间隔, 即ISI为0毫秒和ISI为-150毫秒。前两个因素为被试内因素,后一个因素为被试间因素(因此,80名被试根据随机分派原则分成两组,每组40名,分别参加ISI为0毫秒和-150毫秒两种不同条件的实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