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语文学与通常所说的语言学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前者分析实例,说明一个个具体的词语的用法;后者注重类型,论述各类语言单位的功能。例如诗话词话讲修辞,用的是语文学的方法,通过实例启发人们领悟其中的奥妙。现代语言学讲修辞,大都划分辞格,帮助人们从纷繁的现象中归纳出条理,以便于体会。又如训诂,最早的是给经史作注疏,就文论义。清代一些学者注重广集资料,分类编纂,这里的类只是索引性质,内容并没有超出语文学的范围。曾经有人把《马氏文通》称为新训诂学,实属误解。《文通》的特点正在于改变传统的诠释方式,立足于触类旁通。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关键在于类的划分。 一 词类与结构成分的关系 传统语法来源于公元100 年的希腊语法学家狄奥尼西奥斯(Dionysius Thrax)的《语法规则》。不过,仔细考察起来, 各种语言都在修改希腊语法的词类。例如希腊语法没有形容词和感叹词,英语里增加了这两类,希腊语法把冠词独列一类,有些英语语法的八大词类不包括冠词,如此等等。而且,使用的术语(例如代词)相同,所指内容未必一致。那么,传统语法的真谛在哪里呢?就在两种联系:一是单个的词与特定的词类相联系,一是每一类词与特定的结构成分相联系。 早期的汉语语法著作如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黎锦熙的《国语文法》注重的是第二种联系,如认定充当主语、宾语的是名词,充当述语的是动词,等等。对于第一种联系则采取变通的处理办法,即词性可以随结构关系改变。结果被指责为“词无定类,类无定词”,实际上是割断了第一种联系。50年代以来,通行的汉语语法改变了这种情况,注重了词与词类的联系,却割断了词类与结构成分的联系。例如主语,不但名词、代词能充当,动词、形容词等也可以充当。把前后两种语法系统加以比较,从传统语法的要求来衡量,似乎只有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拿目前常见的语法著作来看,也并非完全忽视词类与结构成分之间的对当关系。例如把词分为虚实两大类,下列语法著作论述了这种关系。 朱德熙《语法讲义》:“实词能够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当这些成分。”北京大学《现代汉语》(1993年版):“实词能在前面介绍的五种句法结构(按指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中充任主要成分(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虚词则不能。”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1991年版):“实词能充当基干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虚词不仅不能充当主语、谓语和宾语,大多数连句子结构中的其他成分也不能充当。” 虚实两类的划分虽然粗略,但是在说明用词造句的规律时,还有一定的功用。不过,上边列举的划分标准,都有值得讨论的问题。 第一,按照以主语、述语、宾语(或加上中心语)为标准划分虚实,区别词(非谓形容词)该如何归类?朱德熙的《讲义》、北大和邢编的教材都把它列入实词,这就出现了矛盾。 第二,按照以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为标准划分虚实,语气副词(难道、也许、究竟、幸亏、到底、简直、反正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却与别的副词一样列入实词,不免牴牾。似乎可以考虑把它们归入语气词,语气词再分出两个小类。一类出现在句末,一类不出现在句末。两类词常互相搭配,如“的确……吗”、“究竟……呢”、“也许……吧”,等等。在古汉语中,语气词也不限于出现在句末。 第三,象声词和叹词(合称拟音词)难分虚实,当作虚实之外的特殊词类,这是比较合适的。胡和邢的教材把它们算作虚词,十分勉强。 我们应该探讨一下:拟音词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它们是亦虚亦实,或者是介乎虚实之间的吗?不是的。我们知道,词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这里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概括是对单一而言,词在使用之中,概括才能转化为单一。我们给词分类,不是拿具体句子中的体现单一含义的词作为对象,而是拿具有概括意义的词作为分类的对象。拟音词的特殊就在于缺乏概括的意义,只有具体的用法。比如人们争论《木兰诗》中的“唧唧”是叹息声,是促织(蟋蟀)的鸣叫声,还是机杼声,这只是具体内容(content)的争论,而不是词义(meaning)上的分歧。也就是说,一般的词具有形式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有内容;拟音词只具备形式和内容,没有概括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词典给拟音词的解释,只能是举出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唧唧”条的说明是“形容虫的叫声等”,这里的“等”是决不可少的。 二 实词的下位区分问题 虚实的划分既然嫌粗略,自然须进行下位划分。一般语法书在实词下边直接划分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在其中插入了体词和谓词。林祥楣主编的《现代汉语》插入了体词、谓词和加词。这里使我们考虑到两个问题:第一,在实词与名动形之间插入一个层次有没有必要?第二,如果要插入一个层次,是二分好还是三分好? 在实词下边先划分出体词谓词之类,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作用:便于简明地描写一些语言结构规律。例如动词带宾语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有的只能带名词、人称代词、数量短语等充当的宾语,有的只能带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的宾语。有的则属两可。如果使用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这样一些术语,能收以简驭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