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左侧音看近代汉语入声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国)朱星一(1965—),男,韩国Seoul(汉城)人,Seoul成均馆大学中文系毕业,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从事汉语语音史研究。朱星一,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通事》,是在朝鲜王朝早期最广泛使用的两本汉语会话教材。书中每个汉字下有两种韩文注音,分为左音和右音。这两种注音都反映中国北方现实语音。我们认为左、右音的主要差别在于标记方式上,而其音值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本文将以左音为依据,对当时中国北方的入声韵的真实面貌进行讨论。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5442(2000)02—0038—7

      1、左右音的汉语入声之处理

      1.1 左、右音之性质 崔世珍(?—1543 年)在《翻译老乞大·朴通事》(以下简称《翻老·朴》)凡例“谚音条”中说:“在左者,即《通考》所制之字。在右者,今以汉音依国俗撰字之法而作字者也。”由此我们可知,左音是申叔舟(1417—1475年)等人造出的《四声通考》(以下简称《通考》)式注音,即是用《训民正音》(注:15世纪朝鲜世宗王创制(1443年)的一种拼音文字。)各字母的音值来进行的注音;右音则是崔世珍创造的“国俗撰字之法”式注音,即是利用当时通用的谚语的初、中、终声和旁点来注音。

      单从表面看,左音和右音的体系显然不同,两者之间好像有几百年的差距。但我们认为,两者之间的差异只是由于审音依据和时代要求的不同造成的,而他们追求的目的语是相同的,而且其注音反映的时代也相差不远。

      当时韩国语跟汉语之间并不成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申叔舟在《通考》凡例中已指出:“大抵本国之音轻而浅,中国之音重而深。今《训民正音》出于本国之音。若用于汉音,则必变而通之,乃得无碍。”由此可知,崔世珍采取的“国俗撰字之法”不能正确地记录汉语语音实况,它只是用与汉音近似的通用谚文的口头语对初学者难以掌握的汉音进行的注音。

      1.2入声韵尾之处理 至于入声韵尾的问题, 左侧的注音用

      

      ;右侧的注音把它都处理为阴声韵。

      申叔舟在《通考》凡例中曾指出:“入声诸韵终声,今南音伤于太白,北音流于缓弛。《蒙古韵》亦因北音,故不用终声。黄公绍《韵会》入声,如以质韵卒等字属屋韵匊字母,以合韵阖榼等字属葛韵葛字母之类,牙舌唇之音混而不别,是亦不用终声也。”

      有些学者根据申叔舟所说的“入声不用终声”来主张当时已经消失了入声韵。但我们必须注意他所说的“终声”不是指所有的终声,而是指牙舌唇之全清终声,即

      

      (注:()中的国际音标是笔者加注的。),药韵用唇轻全

      

      三音之别,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还保留过渡时期的喉塞音成分。

      对于亲自调查过中国北方音的崔世珍来讲,不可能不知道喉塞成分

      

      又着眼于入声韵尾已经弱化,就将入声韵果断地处理为阴声韵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右音的阴声韵化的入声韵不是反映着入声韵的消失,而是一种处理方式上的局限。

      1.3 声调入声之处理《翻老·朴》左、 右音的声调都用旁点来表示,并记录于各左右音的左侧。《训民正音》例义篇曰:“左加一点则去声,二则上声,无则平声,入声加点同而促急。”《训民正音》解例曰:“谚之四声何以辨,……音因左点四声分,一去二上无点平。语入无定亦加点,文之入则似去声。”崔世珍在《翻老·朴》凡例“汉音条”中说:“平声全清次清之音轻呼而稍举,如国音去声之呼。全浊及不清不浊之音先低而中按,后厉而且缓,如国音上声之呼。上声之音低而安,如国音平声之呼。去声之音直而高,与同国音去声之呼。入声之音,如平声浊音之呼而促急,其间亦有数音,随其呼势而字音亦变焉。”他在《翻老·朴》凡例“旁点条”中又说:“在左字旁之点,则字用《通考》所制之字,故点亦从《通考》所点,而去声入声一点,上声二点,平声无点。在右字旁之点,则字从国俗编撰之法而作字,故点亦从国语平仄之呼而加之。汉音去声之呼,与国音去声相同,故乡汉皆一点。汉音平声全清次清《通考》则无点,而其呼与国音去声相似,故反译则亦一点,汉人之呼,亦相近似焉。汉音上声《通考》则二点,而其呼势同国音平声之呼,故反译则无点。汉人呼平声,或有同上声字音者焉,汉音平声全浊及不清不浊之音,《通考》则无点,而其声势同国音上声之呼,故反译则亦二点。汉音入声有二音,《通考》则皆一点,而反译则其声直而高呼,如去声者一点,先低后厉而促急,少似平声浊音之呼者二点。”

      由此可知,左音的旁点遵从了《通考》的声调,即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右音的旁点是依据朝鲜语的平仄,即依据国俗撰字之法而加的。也就是说,右音的旁点是将汉语的各声调与跟它相似调值的朝鲜语声调相对照,并分平上去三类。即谚语平声标汉语之上声,谚语上声标阳平或浊入声,谚语去声标去声或阴平又或入声。从表面上看,崔世珍的右音入声不独立,但他在说明“入声”的时候,仍然使用“促急”这两个字。由此我们可知崔世珍对汉语入声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就是说,汉语的入声以谚语的上、去二声来标记,其特点为“促急”。他这样认为很可能受到当时朝鲜对入声处理方式的影响。如果我们考虑到当时的朝鲜对入声的处理方式(后面详谈),就没必要对崔氏的认识感到奇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