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19 (2000)03—0127—09 金兆梓1922年在《国文法之研究》中几处谈到句子的变式、变形问题[1](P64—76),吕叔湘1942年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从传统语法的角度讨论了句子和词组相互转换的问题[2](P68—87),但都没有在理论和方法上展开。50年代,海里斯(Harris, Z.)和乔姆斯基(Chomsky,N.)分别在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展开了转换的研究[3],人们有可能更深入地观察和认识自然语言的性质。 尤其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研究工作,促成了形式语言理论的问世,大大推动了计算机编译原理的研究。目前,转换规则在传统语法、结构语言学的框架中也越来越显露出它的价值。但不少学者也认识到转换规则生成能力太强,可能生成自然语言中不合格的句子,因此试图通过削弱转换来控制转换生成语法过强的生成能力。70年代末以来,在生成语法学派的圈子中,有人甚至认为自然语言的描写可以不要转换规则,只需要对短语结构规则加以扩充就够了, 如广义短语结构语法( GeneralizedPhrase Structure Grammar)、接口语法(Interface Grammar )、词汇—功能语法( Lexical — Functional Grammar )、 关系语法 (Relational Grammar)、弧对语法(Arc Pair Grammar)等。但这些非转换语法还没有正面提出足够清楚的、严格的证明方式来否定转换规则的必要性。 乔姆斯基对转换规则必要性的论证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是从形式语法入手证明转换的必要性,然后把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类比,证明自然语言中转换规则的必要性;一是通过转换规则对自然语言描写的简单性以及对歧义的解释能力论证转换规则的必要性。由于形式语法方面的论证是高度形式化和数学化的。不容易直观地看出转换的必要性。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是否可以类比,也是一个问题。至于转换规则在描写自然语言时体现出的简单性和解释力,就乔姆斯基的论证看,是一个语法评价的问题,未必构成转换规则的必要条件。所以乔姆斯基对转换规则必要性的证明不够充分,这可能是有人否定转换规则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实转换规则的必要性不仅可以通过形式语法的类比来认识,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本身来理解。下面我们从自然语言出发来讨论转换规则的必要性。我们的讨论除了围绕生成语法展开,也涉及结构语言学理论中和转换有关的问题。为了使问题比较直观,我们尽量淡化形式化的表述方式。 在汉语中,主动句和带“被”字的被动句可以描写为: (1)S——→NP1 VP (2)VP——→V NP2 (3)NP1 V NP2——→NP2 被NP1 V(注:为便于阅读, 在转换式中我们不用数字标码,直接将符号排列起来。另外,V 前后都得有一些修饰成分。由于我们只比较句型的描写,所以不考虑终端符号的改写规则。) 这是带有转换规则的描写。这三条规则可以生成语义相关的主动句和被动句。(1)和(2)是短语结构规则,可以生成主动句式。(3 )是在(1)和(2)的基础上引人的转换规则,可以生成被动句式。 再比较不用转换规则而只用纯短语结构规则对语义相关的主动句和被动句的描写: S1——→NP1 VP1 S2——→NP2 VP2 VP1——→V NP2 VP2——→被 NP1 V 由于这里只依靠短语结构规则,VP必须有两个,即VP1和VP2,而且VP1和VP2必须分别用两条短语结构规则描写。因此整个描写必须用4 条规则。和前面带有转换的规则相比,多了一条规则,这是纯粹用短语结构规则描写主动句和被动句的第一个弱点。当然,一种好的语法不能仅仅根据局部描写使用了较少的规则为依据,还得看整个语法是否简单经济。不过现在还没有人能够从语法的整体上证明不用转换的语法比用转换的语法强,所以我们只能就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短语结构语法的第二个弱点是不能反映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关系,即不能反映S1和S2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不能反映S1和S2之间共同的语义信息,这在语义解释上是很不经济的。换个角度看,纯粹用短语结构规则的描写必须分别对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语义结构关系作出解释,即要分别说明主动句中的主语是施事、宾语是受事,被动句中的主语是受事、“被”字后面的名词短语是施事。同时要说明主动句和被动句在语义和语用上的细微区别。而带转换的描写,除了要说明主动句和被动句在语义和语用上的细微区别,只需要解释主动句中的施事、受事等语义关系,被动句中的施事、受事等语义关系便可以通过转换对应起来。 我们在这里仅仅描写了语义相关的主动句和被动句,已经看出纯短语结构规则所带来的复杂性,如果考虑到与此相关的其他句式和结构,情况还要复杂。比如: 他砸了杯子/杯子被(注:在口语中,“被”可以由“让、给、叫”等替换,实例就更多。)他砸了/他把杯子砸了/是他砸了杯子/是他把杯子砸了的/杯子是他砸了的/杯子是被他砸了的/砸了杯子的是他/砸了杯子的他(注:这个片断的出现是有条件的。)/他砸了的杯子/砸了杯子的/他砸了的/砸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