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关于句子“主题”问题的争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施建军(1966~),男,江苏南通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计算语言学和日语语言学、汉日语对比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姚灯镇(1957~),男,安徽怀远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语言学和日语语言学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原文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句子的“主题”问题,在中日两国的语言学界都曾引起过轰轰烈烈的争论。在日本,经过近100年的激烈论战, “主题”作为区别主语的句法成份已基本成为定论,并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中国,这种争论如今则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主题”是不是句法成份?它与主语有什么区别?句子成立的必须成份是什么?这一切目前都尚不清楚。通过概观中日两国关于“主题”问题的争论过程,可以对两国争论的差异作出比较分析。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3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00)03—0004—04

      一、日本围绕日语“主题”的争论

      自西洋语法被引入日本之初,有关日语“主题”的争论便已开始。明治时期,一些在欧洲留学的日本有识之士,在欧洲语言学发展的迅猛浪潮的冲击下,痛感日本语言学研究之落后,开始发奋研究日语。在语言学界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日语中与西洋语言不同的“总主语句”(総主文型),即今天所说的定语成为主题的句型。可以说日本的语言学研究是从研究“主题”问题开始的。

      明治30年代(公元1896年~1906年),日本第一本日语语法书《广日本文典》的作者大槻文彦照搬西洋语法,认为:

      東京の都は面積広く,人口多しノ东京都面积大人口多。一句中的“東京の都”和“面積”、“人口”在句子中的地位一样,都是“主语”。没想到这一观点在日本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场历时上百年、有上百人参加的语言学研究史上罕见的大争论。本文只能择其要者进行介绍。

      首先发现大槻的观点不适合日语语言事实的是与大槻同时代的草野清明。草野认为“東京の都”和“面積”、“人口”在句子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1908年草野发表了有名的、发动这场争论的论文《國語の特有せる語法——総主》。在这篇文章中,草野首先提出了区别于主语的“总主语”概念。他指出:“与动词、形容词有主语一样,由主语和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片断也有‘主语’(総主),这种句子日语中比比皆是”。并且认为下列句子中的“は”的部分和“が”的部分不一样,“……が+動詞/形容詞”这种结构的“主语”是总主语:

      象は体大なり/大象体形硕大

      熊が力彊し/熊力气大

      这些句子中的总主语既非主语,又非宾语,它与主语和宾语有本质区别。

      草野的功绩在于提出了日语中的总主语是西洋语言中没有的语法现象,并且证明了总主语和主语、宾语一样是日语的一个重要句法成份。这样,总主语的问题便成了后来主题问题争论的焦点。

      草野以后的主题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总主语是否存在?总主语包含那些内容?总主语句的结构怎样?这些从后来冈田正美、新村出、冈泽钲次郎、大久保忠利、三上章、野田尚史等人的论著中都可以看到。

      松下大三郎从人的思维出发对总主语现象进行了考察,他主要侧重于总主语的意思,并将其取名为“题目语”。松下认为,题目语是表示提示的连用修饰语的一种,在思维过程中起着提示判断对象的作用。“题目语”可以分成合说、分说、单说3类。 “题目语”的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与传统的主语、宾语属不同的语法范畴;而传统的句法格根据人的判断可以转化成“题目语”。从以上观点出发,松下对总主语句型作了如下分析:

      象は 鼻は 长く、 目は 小さぃ。

      ─┬ ── ─┬─ ─┬ ──┬─

       │ └─┬─┘ └─┬─┘

       │ └───┬───┘

       └───────┘

      从松下的分析来看,“象”同“鼻”、“目”不在同一句法平面上。这一点是同草野相似的。

      山田孝雄和草野也是基本一致的,他把被认为是总主语的成份看作是所谓“副成份の同格”,认为“熊は力彊し”中的“熊”和“力”在句子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但是,山田对“总主语”这个名词作了修正,改称之为“主题”。现在所说的主题大概始出于斯。在其后来的《日语文法概论》中,从陈述论的角度对“は”和“が”的功能做了严密的区分。他认为“鳥が飛ぶ”同“鳥は飛ぶ”有区别。“は”表示判定辨别的意思,同其他成份具有陈述关系。由此可见,“は”具有区别于“が”的特别的功能。

      到本世纪60年代,总主语争论有了重大进展。这主要表现为确立了主题作为日语新的句法成份的地位和主题句句型体系的归纳。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三上章和野田尚史。

      三上章确立了主题作为句法成份的地位,彻底否定了日语句子是由主语和述语构成的“主述说”,主张日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题述关系。他认为日语的“は”具有两面性,形象地说它既有本职工作,又有兼职工作。“は”的本职工作是表示句子的主题,其势力贯穿整个句子,直至句末;它与句子的述语部分互相照应,相得益彰,形成句子。其兼职工作是代行“ガ、ノ、ニ、ヲ”的功能。而代行这些助词的功能时,代行“ガ”的场合最多,由于“ガ”在多数场合是表示主语的,因此语言学界一直把“は”也误认为是表示主语的,而忽视了它代行其他助词的功能。三上章在《象は鼻が長ぃ》中列举大量语言事实论述了这一问题。

      三上将主题定位为区别于主语的句法成份,并且认为日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应该是题述结构而非主谓结构是有事实根据的。

      经过100多年的争论,主题作为一个新的句法成份, 在日语语法学界已基本得到公认,现在已经没有人再为其是否存在而去争论,而是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以下两个问题,即主题是发话之初固有的成份还是由格成份演变而来的?主题句有哪些类型?

      野田尚史接受了三上的观点,并对三上所列举的语言事实进行了科学的整理,提出了6种主题句类型, 使以主题为中心的语法研究更加体系化。野田归纳的日语主题句类型是:

      (1)格成份转化成主题的句子。如:

      この本は父が買ってくれたノ父がこの本を買ってくれ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