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7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38—(2000)01—0001—03 对周原甲骨文中的
已经分化为两个字了。[4]前者应是“西”, 后者应是“囟”。徐锡台说不可从,李学勤、王宇信的考释是正确的。 周原甲骨文中“囟”字的意义和用法怎样呢?对此也有不同的说法。李学勤、王宇信先读为“思”,认为是虚词,与“隹(唯)”同意。[5]后来李学勤读为“斯”,训为“其”,认为是命令副词,是庶几的意思。[6]美国夏含夷读为“思”,训为“愿”,意思是愿意。[7] “囟”字也见于周代金文中,例如《师询簋铭》中有“询其万囟年,子子孙孙永宝用”的句子,而《诗经·下武》中有“於万斯年”的诗句,说明上引金文中的“囟”应读为“斯”。 “囟”和“斯”的上古音相近,“囟”的上古音是心纽、真韵、去声,其拟音是sien③。“斯”的上古音是心纽、支韵、平声,其拟音是sie①。两者的声母为双声关系,其韵母为通转关系,可相通用。 金文读为“斯”的“囟”是助词,用在单音节数词之后,起着加强形容的作用,使整个结构跟重言相当。“万囟年”意即万万年。周原甲骨文中的“囟”字也应读为“斯”,李学勤后说是可信的。虽然如此,但李学勤的释义却不可从。古文献里的“斯”并没有“庶几”这样的意义。 古文献中的“斯”有连词用法,可译为“就、于是就、那么”等。例如: (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3)知惧如是,斯不亡矣。(《左传·成公七年》) (4)吴师来,斯与之战,何患焉?(《左传·哀公八年》) 上引四例中的“斯”出现在假设复句后一分句之首,表示在假设条件下的结果。考察周原甲骨文中的“囟”字,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出现在假设复句后一分句之首,跟上引古文献中“斯”所处的语法位置相同。例如: (1)癸子(巳)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
祭成唐, 鼎御
二女,其彝血
三豕三,囟又(有)正。(H11:1) (2)
:曰并,囟克事。(H11:6) (3)子(巳)王其乎更厥父陟,囟亡□。(H11:11) (4)祠自蒿于
,囟亡眚。(H11:20) (5)曰
,囟克事。(H11:21) (6)
,囟亡咎。(H11:28) (7)□,囟克事。(H11:23) (8)八
,囟亡咎。(H11:35) (9)大还,囟不大追。(H11:47)
那么就不会“妥王”。其余诸例类此。上引19例中的“囟”跟古文献假设复句中的“斯”记录的是同一个词。 这种性质和意义的虚词,在殷墟甲骨文中也有,有些“此”、“迺”和“延”就是。先看这种“此”的用例: (1)惠辛巳酒,此有大雨。(合集41413) (2)勿酒,此王受[祐]。(合集30831) (3)二
,王此受祐。/三
,王此受祐。(合集31190) (4)惠犬,此雨。/二犬,此雨。(合集31191) 例(1)是说,如果在辛巳日举行酒祭,那么就会有大雨。 例中的“此”可译为“那么就”。例(2)类此。例(3)中的“二
”和“三
”,都是分句,句中都省去了主要动词。例(3 )中的第一条卜辞是说,要是(使用)二头系养的羊,那么大王就会受到保佑。第二条卜辞是说,如果(使用)三头系养的羊,那么大王就会受到保佑。例(4)类此。 这种“此”和前引周原甲骨文中的“囟”词性和意义完全相同。这种“此”有时候跟“迺”并用。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