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0209 (2000)02—0014—04 殷墟甲骨文中的天文记录,久已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但大家常引用的有关这方面的卜辞材料,有的从今天甲骨学的水平看,释读存在问题。前些时候,我写过两篇小文,说明卜辞若干记“大星”、“鸟星”的例子,“星”字应依杨树达先生说读为“晴”[1][2],因而与天文无关。有友人垂询,甲骨文究竟有多少天文材料,是否如有的论文所说,连日月食、新星等都不可据[3]?日月食的问题, 我们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工作中已经审议过了,这里只想就新星问题作一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赵光贤教授对这方面研究一直非常关切,今逢赵先生九秩华诞,谨以此文颂寿。 甲骨文的新星材料,主要是下列两条武丁时的宾组卜辞: (一)《甲骨缀合编》376、《甲骨文合集》11503: 这是一版胛骨的中间部分,刚好在骨的中心,上下左右均已折去,不很容易判定是左胛骨还是右胛骨。看其正面右侧依卜兆折断的情况,左胛骨的可能较大。 骨反面拓本原著录于《殷虚书契后编》下9,1,《甲骨缀合编》补充了正面,拓本见其附图九。 全版均系卜旬辞。正面上方有兆辞“二告”,文云: [癸]酉卜□贞[旬]亡
。 字迹较小。下方另有二辞,字形较大,辞间以竖线隔开: 癸……丙……
方…… 癸丑卜争…… 后一辞还可见一从“女”的字。 反面有两条,都是正面卜旬辞的占辞、验辞,一条是: ……不吉,……祟,其
(有)来艰。 另一条是 七日己巳夕皿……
(有)新大星并火…… 前一条是占辞,后一条是验辞,但从文字走向看,两者不能连起来读。 后一条“皿”字从裘锡圭先生释,读为“向”[ 4]。据“七日己巳”,知道此辞系在癸亥卜旬辞后。在“皿”字下面,还可按文例补上“庚午”2字。推想原辞是: [癸亥卜□贞,旬亡
。]……七日己巳夕皿(向)[庚午],……
(有)新大星并火…… 在卜辞后面可能有“王占曰”如何如何的占辞,验辞“七日己巳夕向庚午”下可能有“允
设”之类的语句。 这里需要说明,细看《后编》拓本,“火”字下部没有别的笔画。或疑为“光”字,是不确的。 (二)《甲骨缀合编》118: 这是一版胛骨的下半部分,左右缘均已折去,下缘也有缺损。与上版一样,全版皆卜旬辞,正面有四条,包括占辞、验辞,反面有两条验辞。 反面的两条是: ……自微友唐,
方
示
。 戊申,亦有来[艰]自西,吿牛家…… ……辛未,有设,新星。 或以“新星”这一行与“自西,吿牛家”连读,是不对的。“自西”一行的书写走向,和其右“戊申”一行相同,“有来艰自西”自成一句。“新星”这行下面已经是空白,不可能转行与“自西”云云相接。 以上两版所记新星之事,一在“己巳夕向庚午”,一在“辛未”,干支连续。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认为指同一星[5](P57),是很有道理的。 为了深入讨论,有两个字应当特别研究一下: (一)“星”字: 以上辞中的“星”字,都作3个封闭的小块形,有的较圆, 有的略尖,系群星象形。前文谈到读为“晴”的“星”字,在这3小圆形下,从“生”声,写法不同。 甲骨文中有一个在“雨”字头下作3个略尖块形的字, 或释作“霝”、“雷”、“霁”、“雹”,都阻碍难通。我以为是“雨”字别体,有小文另论(注:李学勤:《甲骨文同辞同字异构例》,待刊于《江汉考古》。),这里不再多说。其字同这里谈的“星”并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