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时期 1.1 开始用现代手段调查研究湖南方言 早期研究方言的学者一般是利用传统的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的知识来研究寻求古今语言文字嬗变的轨迹。杨树达从1925年开始陆续发表考证长沙方言的文章,后来形成《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见《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共考证长沙方言词244条,考证的本字多数被后人采纳, 影响深远。1934年到1935年《海王》期刊分42期连载了异人撰写的《楚语研究》,对湘方言的许多词语进行解释和考证,内容相当丰富。 1935年秋,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赵元任、丁声树、吴宗济、董同和、杨时逢等对湖南方言作了普遍的调查。一共有七十五个调查点。大约是一县有一点,或县城或在某乡。这次调查的成果由杨时逢整理成《湖南方言调查报告》,1974年在台北出版。调查采用国际音标记音,注重活的口语,运用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注意比较不同方言点材料的异同,探讨古今语音的演变。这次调查对湖南来说,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知识研究汉语方言的开创性的工作,无论从它的规模、方法,还是成果、影响来看,在湖南方言研究的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37年8 月长沙文印书局石印出版了李旦蓂编著的《湘音检字》。作者虽未就湘音的具体地点作出说明,但从全书所列字音分析归纳,可以看出本书记录的是长沙方言音系。本书借鉴了中国传统韵书的体例,将湘音分为19韵,每韵以所举代表字表示统领的音节。正文后的“湘音补遗”反映了假摄字和梗摄字等的文白异读情况。“湘音国音差异之统系”列举了二十三项差异,例如阳平送气与否、n与1、
声母与鼻化音的有无、前后鼻音韵尾的分混等等,观察入微,概括全面。作者还特地谈到了当时长沙语音中“被视为特殊之俗音”的一些问题,例如“唐谭不分”,“杨言不分”等等。另外,本书主要记录读书音,去声只有一个,不分阴阳。 1.2 湘方言地位的确立是方言研究逐步深入的必然结果 近代学者最先给汉语方言分区的是章太炎,他把汉语方言分为10类,其中湖南自为一种,而湖南的沅州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合为一种。(见《章太炎文钞》卷二)这种分类虽然注意到了湘西地区说西南官话的事实,但对湖南其他地区的方言状况缺乏清楚的了解,因而笼统地归为一类,《章氏丛书》中检论卷五《方言》又把汉语方言分为9类, 把湖南与河南自开封以西,汝宁、南防等处,及湖北沿江而下至于镇江合为一种,显然与湖南方言的事实面貌相差很远了。 后来黎锦熙把汉语方言分为十二系。湖南方言被分为东、西二部:东部与湖北东南角、江西的南部归为江湖系;西部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北部归为金沙系。(转引自王力《汉语音韵学》第572 页)这种划分也显然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的差距。 直到1934年赵元任为上海《申报》60周年纪念印行的《中华民国分省新图》中所提供的语言区域图把汉语方言分为九区,湘方言的地位仍未被确立。 1935年秋天的调查终于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湖南全省的方言“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人总觉着长沙话就是湖南话”,其实,“湖南话并不全是长沙话。”(《湖南方言调查报告》赵元任序)。 1937年李方桂把汉语方言分成八区,“湘语”第一次被作为独立的一区正式提出。(原载Chinese Year Book p.59-65, 上海商务印书馆)赵元任也在40年代以后,对自己在1934年提出的九区说作了修订,把“湘方言”作为独立的一区。( Yuen Ren Chao:Cantonese Primer P.13,Greenwood Press,Publishers,New York,1969)。 “湘方言”地位的确立使人们能正视湖南方言内部的差异性,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 贰 以语音为重点的普查时期 2.1 湖南省的汉语方言普查 1956年4月湖南省教育厅根据上级的指示,抽调13个中学教师,委托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负责培训,然后分散到全省各地进行汉语方言普查。他们调查了48个方言点以后,7 月回到长沙写出调查报告27个,学话手册14个。1957年以后,方言普查工作由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负责,当时曾组织20多个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调查了21个方言点。以后由彭秀模、曾少达两位专职老师进行补充调查。到1960年6月共调查了87个地点(当时有78个县,12个市)的方言, 其中79个地点有同音字表。 1960年9 月石印出版了《湖南省汉语方言普查总结报告(初稿)》。这个普查总结用了主要篇幅对湖南方言的声调、声母、韵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编者根据多地方音特点的比较和综合印象,把湖南方言分为三个区:第一区主要包括湘水流域和资水流域。一般有5个或6个声调,去声分阴阳;古浊音系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保留得比较完整,部分地区浊音清化,不论平仄,一律读不送气清音;单元音韵母多,元音鼻化现象比较突出。第二区分布在湖南西北部和南部一带。一般4 个声调,去声不分阴阳,入声一般归阳平;古全浊声母清音化,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复韵母韵尾一般都完整地保存着。第三区在湖南东部形成一个狭长地带。一般是5个声调,有的多至7个声调,去声一般不分阴阳,入声多保留,有的还有塞音韵尾;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均读送气清音;复元音韵母攸县以北多,以南少。全书还有两个附录:其一是湖南方言词汇,比较了全省各方言点173个词语的对应说法; 其二是湖南方言地图,包括分区参考图1幅,声调分析图11幅,声母分析图13幅, 韵母分析图6幅,其他2幅,共计33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