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向光忠(1933—),男,湖北枝江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南开大学 中文系,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的性能,语法学者大都视“于”为被动式之标志。笔者考察古文献则发现,在传世典籍中,被动句虽常有“于”而亦或无“于”,主动句虽常无“于”而亦或有“于”。甚或对举的选择问句,有“于”者为主动态,无“于”者为被动态;并列的“于”字结构,其一为被动态,另一为主动态。由此看来,“于”之出现于施受句谓语体词间,并非决然为被动语态之体现者。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H1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6425(2000)01—0064—03

      传世典籍之为书面语言,表述一定意思而采用一定句式,经久因循已相沿定型。就施受句言,其基本语序为:施事主语位于动词谓语之前,受事宾语位于动词谓语之后,而“施—动—受”与“主—动—宾”是顺序一致的。可是,在古文献中,我们发现,句子模式无异而施受配置有别者,亦不乏其例。

      1.秦军破燕(兵)。(《史记·秦始皇本纪》)

      2.(秦)兵破陈涉。(汉·桓宽《盐铁论·结和》)

      例1与例2都是由“破”构成的动词谓语句,两例之动词“破”所表示者为同一概念,即均指“打败”、“击溃”、“攻克”,《正字通·石部》:“破,行师败其军,夺其地,皆曰破。”在两句中,“秦军”与“(秦)兵”同处于动词谓语“破”前,“燕(兵)”与“陈涉”同处于动词谓语“破”后,看来,其主语与宾语同施事与受事似乎是相应一致的,但是,根据史实辨析含义,相同的结构形式却蕴涵着相反的施受关系。例1,“秦军”是“破”的动作行为之本体,为施事, 居主位;“燕(兵)”是“破”的动作行为之对象,为受事,居宾位。例2, “(秦)兵”是“破”的动作行为之对象,为受事,居主位;“陈涉”是“破”的动作行为之本体,为施事,居宾位。

      例2之类的句子,在古籍中, 通常是以“于”字结构而构成“体词(受事)—动词谓语—于·体词(施事)”的句式:

      3.(秦)兵破于陈涉。(《汉书·贾山传》)

      这样,“于”以其缀连主动者后附于动词谓语而同前置于动词谓语之受事主语相对,便似乎成了体现被动式的一种标志,其实,“于”在文言虚词中,用法最活跃,用途最广泛。在相同格式中,“于”之相关于被动态,乃是带有或然性的:

      4.王姚嬖于庄王。(《左传·庄公十九年》)

      5.(帝纣)嬖于妇人。(《史记·殷本纪》)

      两例均为“体词—动词—于·体词”结构,且同以“嬖”作为表示动作行为的谓语而后附以“于”连接之表示人物的体词,格式全然一样。但是,通过语义分析,显而易见,例4与例3相同,都是被动态; 例5与例3相异,则是主动态。下列例6与例7 也同样为“体词—动词—于·体词”结构,而是主动态:

      6.王姬归于齐。(《春秋·庄公元年》)

      7.仲子归于我。(《左传·隐公序》)

      可见,“于”所缀连,为施动者,或受动者,“于”并不足以表明,而主要是施事词与受事词的相关意义显示出来的。正如例2 “(秦)兵破陈涉”的谓语动词“破”与其后的施事体词之间可以不用“于”,例5 “(帝纣)嬖于妇人”的谓语动词“嬖”与其后的受事体词之间也常不用“于”,而此种现象则尤为习见:

      8.幽王嬖爱褒姒。(《史记·周本纪》)

      至于下例之“于”,则更是可有可无的:

      9.宗周修礼长文,然国翦弱,不能自存,东摄六国,西畏于秦,身以放迁,宗庙绝祀。(《盐铁论·诛秦》)

      显然,结合“东摄六国”来看,“西畏于秦”,本可言“西畏秦”,其所以言“西畏于秦”,则是同前后诸邻句协调,而同为四字格。自然也可言“西畏秦国”,但前后两句之尾“国”字重出,犯复。

      正是缘于上述情况,前举例2“(秦)兵破陈涉”与例3“(秦)兵破于陈涉”之无“于”与有“于”,含义也就自然无异了,因为这种施受句式原本由施受词语体现其施受关系,“于”只不过是在施受词语配置照应中才显示同被动态相关的。

      当然,“于”之所引,既可以是受动者,也可以是施动者,那末,意相对待之两个分句,其一个分句便将受事词直接后置动词谓语,另一个分句则将施事词以“于”缀连动词谓语:

      10.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12.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13.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这样,“于”之为用,也就给人以标志被动的语感。然而,在古代文献中,我们也发现了如下的言辞:

      14.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 ”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战国策·赵策四·虞卿请赵王》)

      比照例10“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例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例12“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例13“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若单就虞卿问话滞目表层结构,“朝人”之“人”似为受动,“朝于人”之“人”似为施动;而结合赵王答语分析深层语义,“朝人”之“人”实为施动(注:“朝人”之“朝”若为使动,意即“使人朝见”,“人”为“使”之受事,而为“朝见”之施事。),“朝于人”之“人”实为受动。而《孟子·梁惠王下》“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之“天子”亦为受动。

      甚至并列的相同的结构之中,“于”各所缀连的名词,也有分别为施动与受动者:

      15.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 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战国策·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

      “破于人”之“人”为施动,“臣于人”之“人”为受动。

      在古文献之施受句中,有“见”字置于动词前表示被动,而“于”字置于名词前以引出主动,从而缀连成句者:

      16.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破必矣。今见破于秦, 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战国策·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