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学术界所了解的八思巴字蒙古语禁约榜共有三件,即元朝中书礼部于大德十年(1306)十月颁给兖国公庙和大德□年九月颁给圣兖国公故宅的禁约榜,中书省于大德十一年(1307)十月颁给兖国公庙的禁约榜。这些禁约榜石刻均在山东曲阜。这里介绍的禁约榜是由宣政院颁发给真定赵州柏林禅寺的,时间为至元三十年(1292)十月。 此禁约榜刻于元圣旨碑阴面。这座碑正面刻的是元朝忽必烈、完者笃、普颜笃三朝皇帝分别于蛇儿年(1293)、猴儿年(1296)、鼠儿年(1312)颁与柏林禅寺的国语圣旨原文的译本,即所谓汉语白话译文。原碑现存赵县柏林寺内。清同治元年(1862)《赵州石刻全录》收录此碑正背两面全文,但个别字有误,阴面八思巴字的书写不够准确。好在原碑尚存。不过背面榜文下半部已损坏,庆幸的是赵州县文物管理所存有完好的拓片。下面先介绍榜文汉字部分(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然后重点讨论榜文八思巴字部分的内容和特点。元圣旨碑碑阴榜文:皇帝圣旨里,宣政院准 御史中丞柏林禅寺功德主咨。照得真定赵州柏林禅寺临济宗派赵州古佛道场名高千古,法传四方。今有本寺住持长老圆明普照大禅师朗公,德行精法,为国焚修,以此保咨 宣政院颁降护持,圣旨付本寺钦受外,乞出榜,仍照会合属钦依 施行,咨请照验事。准此。使院除外合行出榜,晓谕诸人。钦依本寺见奉圣旨处分事意,毋得骚扰,科取差役。如有违 犯之人,严行断罪,施行须议榜示者。 右榜付柏林寺晓谕通知。 印 印 印 印(按表示原文盖有“宣政院印”四处) 押押押 押(按不详) 至元三十年十月 日 宣政院颁发的八思巴字禁约榜,与中书省及礼部颁发的八思巴字禁约榜用语不尽相同。中书省及礼部所颁均为
。两者表达的内容虽然相同,但是语气不一样,前者具有强制性,后者委婉些。如果考虑前者只出现一次,而且时间较早,后者出现三次,时间又晚,表明后者对前者的修改,更合出榜者的本意。下面具体讨论榜文的语词。 deleme:这个词的根是dele—,动词,在现代蒙古语中表示“横溢”、“泛滥”之义(见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室编《蒙汉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157页)。在元代蒙古语文献中这个词也很常见,如在《蒙古秘史》里出现两次:
“你怎么那样胡说呢。”(第169节)这里,deleme 一次译作“造次”,一次译作“泛滥”。据《汉语大词典》,在宋元汉语中“造次”表示“轻率、随便”(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4 月第一版)。榜文中deleme就是表示了“轻率”的意思,用“造次”译它最准确不过了。总而言之,deleme的含义是“出格”、“越轨”。至于这个词的附加成分—me,有人认为这是构成名词的附加成分,这是从现代语言的角度讲的。但我们认为,它实际上当时是形动词附加成分,表示现在进行时,这一附加成分在原来的意义上现仍然存在于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里(其具体形式是—ma/—me/—mo),详见《东部裕固语简志》(照那斯图编著,民族出版社1981年12月)。deleme作为一个整体,在现代蒙古语中已不使用。
“人口马匹”。在现代蒙古语里与其对应的词是arad(词首古音 h已脱落,词尾的-d是复数附加成分),表示集合意义的名词“人民”。 ‘ülu:这是否定副词,修饰后面的主要动词。
·e·ulk‘u:在现存八思巴字文献中首次出现,词干是
及物动词,—ul是使动态附加成分,—k‘u是形动词将来的附加成分。《蒙汉辞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1.危害,伤害,侵害,损害;2.消灭,毁灭;3.挥霍(见第688页)。在此可译作“危害”。有趣的是, 在古今蒙古语中,在语音和语义上与这个词发生关系的还有一个词,即
在语音上只有一音之差:k‘—s;在语义上后者表示的基本意义是“消亡,灭亡,死亡”。而后者的词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