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词义素分析法同源词意义分析与比较的方法之一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邮编:100875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前代和当代同源词研究实践中运用的对意义进行分析与比较的方法有义素分析法和比较互证法,陆宗达、王宁先生已经对它们作了理论总结。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理,补充其内容,同时,把这两种方法沟通起来,使之既有分别又有联系,成为能够判定同源词的意义关系、描写错综复杂的词源意义系统的方法,是同源词研究科学化的要求。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种方法之一的同源词义素分析法。

      一、同源词义素分析的方法

      1.0 在归纳的基础上,把同源词的义位切分为两部分即源义素和类义素的方法,就是同源词义素分析法。它的作用是对同源词意义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从一组同源词中归纳出词源意义,即构词的理据。

      1.1 同源词义素分析的方法和原则

      王宁先生根据汉语同源词的实际情况和汉语词源研究的实践经验,用两分法分析同源词意义的内部结构。王先生以从“小”得声的一组同源词为例:

      稍=/禾类/+/叶末端渐小处/

      艄=/船类/+/尾端渐小处/

      霄=/云霞类/+/顶端视之渐觉小处/

      鞘=/革类/+/顶端而细小处/

      梢=/树木类/+/末端渐小处/

      指出:“经过分析的两个部分,显示了词义的内部结构,而每一部分都小于一个义项(义位)。”她借鉴西方语义学的义素分析法,把这两部分定为义素。含有词义类别的称为“类义素”,用/N/表示;含有词义特点的称为“核义素”或“源义素”,用/H/表示。由此,她得出表示同源词意义关系的公式:

      Y[X]=/N[X]/+/H/

      上举一组同源词的意义关系可以表示为:

      Y[5]=/禾类、船类、云霞类、革类、树木类/+/尖端-渐小/

      这样就可看出:“同源词的类义素是各不相同的;而核义素是完全相同的或相关的。”(注:王宁《汉语词源意义的探求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2义素分析的方法,是以传统词源学在音近义通的一组词中平面归纳词义特点的方法为基础的。王念孙说:“……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引申触类,不限形体”(《广雅疏证序》),章太炎说:“物有同状而异所者,予之一名”(《文始叙例》),沈兼士归纳右文公式为"(ax,bx,cx,dx……):x"(《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都是在使用归纳法。义素分析法抽绎源义素,是以归纳法为基础。王宁先生说:“科学的汉语词源学应当首先继承这一点,并进一步完善有关这一工作的操作方法。”所以,它首先是对传统方法的继承。

      1.3但是前人在归纳时由于强调词义特点,不论词义类别,从而忽略了对词义特点的意义单位的考虑,理所当然地认为它相当于交流中的一个完整意义,从而又导致无法说明词义特点与词的概念在词义运动与传达信息中的区别。义素分析法不但注意词义特点即源义素,也注意它的对立面类义素的存在。所以,王宁先生特别指出同源词意义内部结构的“每一部分都小于一个义项(义位)”。关于两种义素对于同源词滋生的作用,她说:“同词性的同源词的意义关系建立在核义素相同的基础上,它们因类义素的对立互补而区别为不同的词。”依据源义素、类义素的切分和它们的定义,我们知道两者在词义运动中的作用,同时避免把它们与进行信息交流的概念混淆。这是归纳法所没有达到的。比如,“境”与“界”,在概念上是相同或相近的,是同义词。它们是不是同源词,不能根据相当于一个义位的概念的异同来判断,而必须根据源义素是不是相同来判断。“境”的意义结构是“/土地/+/穷极/”,“界”的结构是“/土地/+/中介/”。它们是类义素相同,源义素不同,显然不是同源词。人们容易把它们看作同源词,除了类义素同的原因之外,词义引申导致异源同流而使概念相近,是一重要原因。这样,义素分析法就既是从归纳法出发,而又有自己新的发展,新的内涵。

      同源词义素分析法的原则主要是:两分(区别是于西方语言学义素分析法理论上义素无限多);重视源义素。这两个原则,可以结合义素分析法的原理来讨论。

      二、同源词义素分析法的原理

      2.0汉语同源词意义结构的实际,词义运动发展的规律,对同源词意义结构的分析的需要,决定义素分析法的内容和原则。义素分析法的原理,也就在它的对象的特殊性和它自身的客观性。汉语同源词义素分析就是把源义素和类义素釐析开来。其原理主要是两分的原理。

      2.1汉语词汇中,从名称的区别作用看,每个词都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事物的类与某种特征。根据《尔雅》和《说文》训释,可以看到每一个词的两部分涵义,如右表所示。

      每一个词只包含两部分内容,从而只需用二维的坐标系就可以标出每一个词的位置,反映出区别于其它词的内容。比如,“麔”包含的是“麋属+雄性”,“麎”是“麋属+雌性”,“羔”是“羊属+幼子”,……每一个词所要区别于其它的,只有这两方面内涵。

      有几个问题需要解释。第一,类别划分是多层次的,如“麋、鹿、麕”可以合为更大的一个类。第二,这里区别特征是指词的理据所在但并不是指理据。同是豕子而既可以叫“豚”又可以叫“豰”,就是理据不同。第三,同一个词可以用于不同的物类,如“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