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宾结构+宾语”的条件及发展趋势

作 者:
张博 

作者简介:
张博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邮编:100081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82年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中之罕见语法现象》(注:《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一文中列举了《史记》5例“以动宾结构作动词而另附宾语”的句式,从而引起学术界对现代汉语“动宾结构+宾语”现象的注意。近年来饶长溶(注:《动宾组合带宾语》,《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陈垂民(注:《谈述宾短语带宾语的几个问题》,《暨南学报》1995年第1期。)、 邢公畹(注:《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 )等先生先后撰文对现代汉语“动宾结构+宾语”的构成成分、语义关系、性质特征、修辞作用以及是否合乎规范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这种句式究竟会不会流行开来”的疑问。(注:《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 )笔者认为,若要科学地预测一种异常语言现象的发展前景,必须首先追溯它的历史,弄清它是说话人偶然的语用失误或即兴创新,还是特定的语言规律的反映形式,即它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机制如何。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以下两个问题。

      一、“动宾结构+宾语”的语法和语义条件

      双音节动宾结构(包括动宾式动词和尚未凝固成词的动宾式词组)自身已有宾语,它本是一种相对封闭自足的句法成分,按汉语语法结构的规约,其后不允许再出现宾语。然而,在古今汉语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动宾结构带有名词性宾语。经过考察,我们看到早期这种不规则句式的出现不是随机的、任意的,而是受到如下几种语法和语义条件的制约:

      (一)充当补语的介宾结构中的介词“于”(或“於”)(注:“于”、“於”二字古音相近,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作者的用字不同,故下文举“于”以赅“於”。)省略

      在古代汉语中,充当补语的介宾结构中的介词“于”经常可以省略,例如:

      (1)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左传·僖公四年》)

      (2)齐威王问用兵[]孙子。(《孙子·威王问》)

      动宾结构后的介宾结构若省略了介词,就使其失去了原有的补语特征,在形式上变得与宾语相似,有些进而变成真正的宾语。在古汉语中由于介词“于”省略而形成的“动宾结构+宾语”数量最多。下面将分类介绍与“动宾结构+宾语”有关的介词“于”的各种语法意义,用*号标志每种用法的“于”出现的语句,然后列出省略了该用法的“于”字的“动宾结构+宾语”句式。

      1、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对于”。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1)今臣以一切之制,永无朝觐之望,至于注心皇极, 结情紫闼,神明知之矣。(《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2)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 (晋·王羲之《杂帖二》)

      (3)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 (宋·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

      (4)时天子方注意郊社宗庙之祀。 (明·宋濂《〈太古正音〉序》)

      (5)两扉半开,内一女郎,怪似阿绣,再属目之, 且行且盼而入,真是无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绣》)现代汉语中“担心”、“操心”、“放心”、“倾心”、“留心”、“留意”、“示意”等词后可带宾语,皆源于省略此种用法的“于”。

      2、引进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相当于“向”、“给”。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庄子·列御寇》)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诗·豳风·七月》)

      (1)[项王]征兵九江王布,布称疾不往,使将将数千人行。 (注:此例及下文《史记》2例皆为注①杨伯峻文所未提及。 )(《史记·项羽本纪》)

      (2)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击吴,吴师败。 (《史记·吴太伯世家》)

      (3)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缅不治, 委政卿大夫。(《史记·滑稽列传》)

      (4)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 (三国·魏·吴质《答魏太子笺》)

      (5)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6)谟先帝师傅,服事累世,且归罪有司,内讼恩愆,若遂致之于现,情所未忍。(《晋书·蔡谟传》)

      (7)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 (《新唐书·高宗纪赞》)

      (8)朕在位垂五十载,倦于忧勤,去秋已欲传位太子。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9)职居宰相,作则君民,何乃心地朦胧,黑白妍媸辩不真。 (明·无名氏《玉环记·童儿暗毒》)

      (10)[魏]忠贤迁怒[刘]克敬,谪发凤阳,缢杀之。(《明史·阉党传·刘志选》)这类“动宾结构+宾语”句式中的动词多表“与夺”义,如今所谓“贻害[青年]”、“取法[圣贤]”等亦属此类。

      3、引进动作行为服务的对象,相当于“为”、“给”、“替”。

      *齐使管仲平戎于周。(《史记·齐太公世家》)

      (1)琛不能承事刘湛,故寻见斥外。(《南史·顾琛传》)

      (2)《文选》自唐迄今指南学者。 (明·胡应麟《诗薮·六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