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前后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十大热点问题(上篇)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改革开放的这十几年时间里,我国教育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经济迅速地从计划体制转轨到市场体系的过程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如果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得以解决,不仅会影响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为,20世纪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竞争的严竣挑战。而各国之间的竞争又终将归结为科技、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笔者把跨世纪前后,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归纳为如下10个方面,并分上下两篇分别加以论述。这10个问题是:1.教育如何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问题;2.思想品德教育问题;3.农村教育问题;4.职业技术教育问题;5.成人教育的改革和提高问题;6.教育经费短缺问题;7.有偿教育问题;8.教育竞争问题;9.教育效益问题;10.民办教育的发展问题。

      一、教育如何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问题

      如何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最紧迫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又表现为如下若干个基本方面。

      1.教育的运行机制和改革步伐,还没有完全与社会其它方面特别是经济改革的步伐协调一致起来

      例如,经过几十年时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表现出比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各地经济分工、协作的大格局已经开始形成,但这种区域特点在教育上却很难看到。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各地基本上都是按照全面统一的模式办学,教育投入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本应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又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根据改革全局的发展,处理好条块分割以及地方负责与中央调控的关系,教育战线仍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从目前的体制看,我国的技工学校归口为劳动部门管理,而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学校分由行业和教育部门管理,十分不利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调整和总量平衡。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采取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中央各部、委、局和地方政府分头举办、分头管理的运行体制,要想真正转轨到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在前一阶段的改革中,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行了由各级地方政府办学为主的新体制,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办学权依次下放到县、乡、村。从实践的情况看,出现了拉大了发达地区与欠发展地区教育发展差距的问题,如何利用宏观调控的力量,强化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支持,是新政策出台后,我国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另外,如何从管理体制方面,协调好普通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充分挖掘和运用好各地现有的教育资源,也是实实在在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再比如,建立以股份制、公司制为重要内容的新型企业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但是,企业原先办的各类学校却很难与新的企业制度对接。有的同志提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企业负责人主要负经济责任,是否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从法律责任上看,主体不明;在实施股份制的条件下,参股单位和个人是否有义务投资办学;如何解决效益不好或长期亏损企业的办学经费问题。很显然,这些教育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势必拖了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后腿。

      2.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调整教育结构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在动态发展中使教育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实现远期动态吻合,这是许多年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但要把这一理想变为现实,决非是一件易事。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如何作出如下两种选择: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是继续沿用使教育结构与行业甚至工种实施——对应的硬性对应模式,还是采取以加厚基础、强化通用知识和技术和发展学生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为中心的软性对应模式?我们是否能像大多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那样,形成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又决定教育结构的新局面,从而使教育能不断地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自觉主动地调节自我。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当代基础科学有500多个主要专业,技术科学则有412个专项领域,世界上大约有9000多个行业,而社会上的职业有149000种之多。这决定了中高等教育的专业不论设计得怎样精细,都无法完全避免学生毕业后的改行问题。笔者认为,在指导思想上从“硬性对应”逐渐转向“软性对应”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如何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教育结构从目前的“不太适应”调整到“大致适应”的状态。目前我国1000多所高校,大约有800多个专业。专业虽然划分得很细,但结构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工科的比例过大,而文科特别是应用文科的比例过小;在工科中有关重工业的专业所占的比例过大,而有关轻工业的专业所占的比例过小;为第二产业服务的专业所占的比例过大,而为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的专业所占的比例过小。据专家们测算,在2000年前后,中国劳动力在各次产业中的配置比重大致是:第一产业30.0%;第二产业30.3%;第三产业39.6%。显然,我国近10年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3.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改造,还不能适应当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近些年,我国在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改造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但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从指导思想上看,教育自身的封闭意识和沿袭传统的意识太强,这使得当代科技发展的许多新成果和社会需要的实用技术很难迅速地反映到教育内容中。在实践中,由于传统的东西总不舍得割舍,新的内容又不断地渐次涌入,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变得十分沉重。看来,用基础性、通用性、简约性、效率性、实用性来重新思考教什么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