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教育的跨世纪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史静寰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没有女校,但有女学的女性教育传统

      与19世纪中期开始的近代相比,中国处于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历史要长得多。在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没有专门的女性教育机构,但是以女性为对象的广义的女学却相当发达。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提倡“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形成了不利于女性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同时也形成了严格约束女性,对女性进行教化的社会规范与网络。没有女校,但有女学是中国近代以前女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女性学校教育的发展常常是在传统势力较为薄弱的地区或时代,甚至带有某种反传统的色彩。例如中国近代最早的女子学校是由西方国家来的传教士开办的。20世纪初,英国人统治之下的香港在学校就读的女学生数已占学生总数的41.3%,①而同期,由清政府通过的第一个新学制(癸卯学制)仍把女性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②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女性教育一直在发展。但是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另一方面由于战乱频繁,政局动荡,女性教育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未能取得更大的成绩。40年代末,中国女性文盲比例高达90%以上,小学女童入学率仅为20%左右。

      中国教育,包括女性教育出现大规模、实质性进展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

      二、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努力与成就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其十分有限的经济投入支撑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事业,并且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有理由为自己的教育成就而感到骄傲。事实上,许多国外的有识之士和国际组织也充分肯定了中国穷国办大教育的意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最新版的《国家的社会进步(1994年)》一书中,将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按初等教育的普及情况排座次,中国名列第一。评价标准主要是儿童达到小学五年教育的比例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之差。例如,按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80美元的水平,中国初等教育的预期普及率为46%,而中国的实际普及率为86%。其中的差是正40。另一个人口大国巴西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770美元。以此为准,儿童达到小学五年级的预期水平应为88%,而巴西的实际普及率只有39%,其中的差为负49。③

      表一 按国民生产总值预期的水平儿童达到小学五年级的比例最好和最差的5个国家

      国家 实际%

      预期% 差距

      中国 86 46+40

      斯里兰卡 95 55+40

      津巴布韦 94 59+35

      阿尔巴尼亚97 64+33

      埃及 91 59+32

      巴西 39 88-49

      加蓬 50 90-40

      海地 12 48-36

      几内亚19 55-36

      沙特阿拉伯63 92-29

      具体到女童教育方面,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统计,1994年全球达到小学五年级女童的百分比为68%,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平均水平为83%,中国的女童达到小学五年级的百分比均超过这两个数字,为86%。而亚洲的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为58%。④

      反映女性教育发展水平的另一个指标是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1993年,中国大陆普通高等专科以上学校的在校学生数为253.55万人,其中女学生为85.2万人,占33.6%。比1947年增长30.87倍。1993年,平均每百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和在校女大学生的人数分别为21.39人和7.19人,分别是1947年的6.23倍和12.4倍。⑤自1982年恢复学位制到1993年,中国已有1149名女性获得了博士学位,占博士总数的9.4%。⑥

      如果我们以本世纪初,中国尚未有正规女性学校教育的状况为起点,以本世纪中女童入学率不足20%为参照物,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中国在发展女性教育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三、向性别不平等宣战的国际行动

      在准备迈进21世纪的今天,中国和世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既有已经取得的成就作为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贫困、资源和环境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在短缺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所有适龄儿童的入学需要时,女童又是最先被牺牲的部分。结果,女性,特别是处于基础教育年龄阶段的失学女童成为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中,开发最不充分的部分。据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的统计,1992年底,全国7-11周岁小学学龄儿童未入学的比例为2.79%,绝对人数为310.7万(几乎相当于新西兰的全国人口)。同一年龄段,女童未入学的比例为3.79%,绝对人数为210.4万,占未入学学龄儿童的三分之二。⑦

      目前,全国女童入学率最低的几个省区,全部是边远贫困、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女童入学率尤其低。例如,据1991年-1992学年的统计,青海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为84.3%,女童入学率为76.8%,而回族、撒拉族女童的入学率只有50%和37%。这些地区的女童不仅入学率低,而且入学后流失严重,辍学率相当高。仅以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为例:1990年的调查表明,在10-14岁年龄组,三省区的女童不在校率分别为32%(甘肃)、43.6%(青海)和27.4%(宁夏),不但远远高出全国19.2%的平均水平,而且,大大超过本省区同年龄组的男童百分比。甘肃高出15.5%个百分点,青海和宁夏分别高出12.8和13个百分点。⑧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揭示的是一个沉甸甸的事实,虽然我们的宪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但一些地区的男女儿童在受教育的机会上确实存在着显著差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