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集团:世纪末的热点 本世纪末,中国兴起了报业集团热。有趣的是,政府和报纸对此都很有积极性。对政府来说,报业集团比分散的报纸更便于管理,因为目前中国有2000多家报纸,宏观调节不容易,管好龙头是个好办法。而对报纸来说,能够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兼并一些报纸,扩大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能够得到一些优惠政策,何乐而不为呢?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报纸急于兼并一些濒于倒闭的报纸,因为不凑够规定的报纸种数,就不能申请组建报业集团。 而报业集团将会给读者带来什么影响?从理论上讲,会使报纸竞争减弱。但这又可视为中国媒介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现在,西方媒介的集团化趋势越发明显,如美国的一城一报现象,媒介集团的跨行业扩张愈加突出,报纸和电子媒介的围墙已被打破等等。 在中国,报业集团热还引发了有关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讨论。下一步,一些报业集团可能会探索股票上市,虽说现在的政策还未松动。但是,股票对媒介集团有什么影响,却值得好好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些媒介集团的内部,不同媒介之间,如母报和子报之间的互相竞争和监督功能将会弱化。另外,即使是媒介集团局部上市,比如,广告或者非宣传部分上市,也会使媒介必须考虑自己的股票行情。而一旦传媒集团上市,如果传媒在进行舆论监督时遇到新闻官司,就有可能影响本公司股票的股市行情。又比如,当上市传媒集团批评一些大公司时,会不会因为这些广告大客户的影响而减弱舆论监督的力度?这些都有待观察和研究。 另外,中国的报业集团和广播电视集团也有可能互相介入对方的领域,从而形成更大的媒介集团。 总的看,中国的媒介市场很大,媒介成为非常赚钱的行业,一些大公司和集团纷纷介入媒介业,如广东的三九集团协办的《新闻刊》已开始产生影响。过去一轮企业办报,都是局限于企业围墙内的企业报,这种企业报在报业划分上通常被勉强列入产业报,它们的发行范围受到政策限制,社会影响很小。新一轮企业介入媒介与以前有很大不同。这一回,企业是站在媒介的背后,不给读者过于商业化的感觉。事实上,即便是在一些严肃报纸的版面上,也不难在协办理事单位名单中见发现一些大企业的名字。媒介和企业的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介的集团化。而一些媒介集团是否是翻牌公司,还有待观察。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作为中国第一家被正式批准成立的报业集团,挂牌后知名度提高得很快。至少在一定时间里,报业集团这个牌子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吸引投资。 都市报热:“小报化”的特征 中国都市报产生的原因很偶然;因为当时有政策规定,一个城市不能有两家晚报,所以其中的一家便改名为都市报。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晚报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 《华西都市报》在成都的崛起,竟成为一种现象和模式,它使成都的报业大战成为华西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该报总编辑席文举曾预言,在日报和晚报之后,中国迎来了都市报时代。也就是说,都市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报业的第三次浪潮。 有意思的是,都市报大都是由省委机关报主办,显然,最初的考虑是用办都市报来弥补省报的先天不足。目前,大部分省报发行量都不如省会城市的晚报。可以说,办都市报是省报的一步妙棋,既盘活了自己过剩的人才资源和新闻资源,又找到了与晚报竞争的手段。在中国,晚报大部分是由城市的日报办的,但这些晚报成熟后很快就成了日报的竞争对手,当然晚报也是省报的竞争对手。省报在城市日报和晚报的夹攻下,日子更不好过。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省报开始反击。它首先的突破口,是那些城市日报和晚报合二为一的地方,比如,《成都晚报》便身兼双职。因为成都没有日报,所以使得《四川日报》主办的《华西都市报》有了相当广阔的生存空间。其实,对普通读者而言,很难看出晚报和都市报有什么区别。相对来说,都市报比晚报更“小报化”,这不是指报纸的版面大小,而是指报纸内容的明星化、绯闻化和炒作化。小报化的突出特点是:报纸成了赚钱的工具,炒新闻成为常见手段。 从世界范围看,很难找到像中国这样盛行晚报的国家,而且中国晚报的经济效益普遍较好。这些年来,中国报业广告额排行榜的前10名中,晚报总是占据一大半的席位。晚报一般是以某一个城市为基点向附近区域扩张。无论是晚报界的“四大天王”还是新兴的“四小龙”,都属于跨地域的晚报,而不是全国性晚报。有些大报也曾想办一份全国性的晚报,但都未能成功。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晚报的地区接近性。 就美国而言,垄断已经造成了一市一报现象,而在中国,一市多报的竞争还刚刚拉开序幕。在成都,《成都晚报》和《华西都市报》以及后起之秀《成都商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在郑州和西安等地,也有类似的情况。都市报的出现打破了报业原有的格局,软新闻不再是晚报的专利,晚报和日报的区别越发小了,报纸进一步都市化,因此广大农村成了广播电视的天地。 中国报业的四种模式:区域文化的反映 目前,中国报业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几种模式,而这些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我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