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3日,日本长野县《冈谷市民新闻》社社长萨摩正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学,专门介绍了日本地方报纸的经营情况。据了解,萨摩正先生所在的《冈谷市民新闻》报即人们所称的地方报纸,以区街划分报道范围,相当于我国的县级报。就是这样一张地方报在当地的发行普及率竟高达93%,可谓人手一份。而这种高普及率的地方报纸在日本均各据一方,成绩不菲。他们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以“豆”新闻取胜。 笔者详细查阅了有关日本地方报纸情况,并结合萨摩正先生的介绍,谈一谈日本地方报纸“豆”新闻的形成原因及现状。 “豆”新闻的特点及形成 所谓“豆”新闻,即在地方报纸上大量刊载的有关商品信息、生活信息的社会新闻,涉及读者的衣食住行和身边的大小事情。由于地方报纸只在县内某一地区发行,报道范围就在这个特定地区内,因此与读者生活密切相关的芝麻粒大的小事都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新闻题材在重大国内国际新闻之外,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豆”新闻。 “豆”新闻的出现源于读者的阅读需要。马克思说过,“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注: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742页。 )。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冲击,“人们不仅注意国家动态,也重视起特定地区、特定阶层的变化来。这些小规模的变化,对有关的人来说是重大事件。”(注:选自《日本新闻事业史》内川芳美、新井直之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构成社会新闻的材料俯拾皆是,在这里,人们再次发现了新闻事业的不尽源泉。也就是说,新闻事业正在向日常化的方向前进。”(注:选自《日本新闻事业史》内川芳美、新井直之著) 关注身边日常琐事,从而让日常化的素材成为“豆新闻”,成为日本地方报纸的着眼点。“现代新闻事业努力的新方向是,不仅把它们制作成少数人所必需的信息,而且,将它们处理为一切人都感兴趣的具有人情味的故事。”“此外,人们还要求新闻事业提供关于怎样生活和有助于探讨生活方式的信息。……所谓的‘生活信息杂志’,可能给新闻事业开辟出又一个新的领域”。(注:选自《日本新闻事业史》内川芳美、新井直之著)这些,恐怕就是日本地方报纸以“豆”新闻挑战中央大报及其他报纸的一个特点,也是以“豆”新闻为主赢得读者和市场的原因。 “豆”新闻取材和记者采访 读者对周围环境、事情、日常信息的关注和需求因人而异,适应不同读者口味的“豆”新闻便因此而繁盛起来,成为报纸丰富多彩内容的一部分。据萨摩正先生介绍,日本地方报纸的“豆”新闻主要取材于以下三个地方:地方政府、警察局和消防部门。 据了解,日本各级政府均在政府办公楼内设有记者室,记者可自由出入政府各个部门,采访读者感兴趣的新闻。日本地方报纸记者可以直接采访政府官员,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运行、实施情况及某个市民关注的事件,如城市建设、环保、教育等方面出现的新动向及时作出采访。每月一次,各地方政府举办一次记者接待会,解答记者的提问。“豆”新闻虽小,但源于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运作,这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政治现象。 警察局和消防部门涉及到许多突发事件、案件,是“豆”新闻社会现象的源发地。在刑侦案件、民事诉讼、交通肇事、火灾等发生后,地方报纸的记者会不惜一切代价最快捕捉采集到第一手资料,以赢得独家新闻。虽然日本地方警察局、消防部门会例行公事召集地方报记者发布消息,但是采写“豆”新闻的记者不甘于此,他们会采取无线电视截听等手段直接进入事发现场拍摄采访。在有关犯罪案件的报道中,由于司法部门采取值班辩护律师制,记者在案件尚未定性决断前就会想方设法采访到辩护律师,得到有关信息。 除去这三个主要渠道外,地方报纸的“豆”新闻也会将平常人不平常的举动(如某孕妇生下三胞胎)、社会奇闻异事(如某处山泉自己唱歌夜半而止)、商业新产品开发使用、社会调查结果等五花八门的东西吸收其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豆”新闻采访中记者遇到困扰 “豆”新闻的普及,使地方报纸内容庞杂,有时会因为采访不当造成新闻失实或带有较重的主观色彩,这是地方报纸颇为担忧的一个问题。 由于“豆”新闻主要来自政府、警察局和消防部门,记者有时会因抢时效与他们产生矛盾。如在罪犯案件报道中不通过警方直接接触值班律师,而由律师作突破口和信息源难免带上个人色彩,“豆”新闻的客观性因此也打了折扣。 其次,“豆”新闻有时成了旧闻登出,造成读者的不满。这主要来自日本情报公开制度。日本政府为推进民主化进程,为增加政府各部门的工作透明度而实施了对市民情报公开制度。市民可根据自己的疑惑、兴趣直接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问题获得答案。有时市民已经获得的信息,报社的记者反而迟了一步,将此“豆”新闻发出,在读者手上已没有了阅读价值。 此外,日本地方报纸在刊登“豆”新闻的同时受到了来自政府、团体、个人等方面的干扰,使“豆”新闻报道面有所限制。比如政府关于天皇问题的报道一直戒禁不许刊登;地方黑社会势力庞大,相关报道受到威胁而不敢刊出等等。 最后一个棘手的问题来自广告主。由于日本经济近年不景气,报社经营颇为困难,广告费成为地方报纸的救命稻草。据萨摩正先生介绍,地方报纸收入的60%以上靠广告费,其它靠发行。于是广告主对报纸有了较强的发言权。广告主对“豆”新闻的选择、报道提出意见,地方报纸有时不得不让步。记者采写的“豆”新闻有时不能刊登。这些因素的存在,或多或少削弱了地方报纸的实力,有时也挫伤了记者的积极性,形成某些记者消极懒惰的坏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