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面向”:时代精神的体现

——兼论贯彻“三个面向”中出现的教育误区

作 者:
周峰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全面、深刻、准确地阐明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全面更新,为我们正确处理教育领域里一系列原则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如何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笔者以为必须从“三个点两个面”去认识,所谓三点即要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二面即要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层面和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层面去认识“三个面向”的丰富内涵。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在贯彻“三个面向”时,还必须防止出现教育误区。

      关键词:现代化 时代精神 教育改革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页)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三年国庆节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从近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来看,“三个面向”的题词全面、深刻、准确地阐明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教育领域中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笔者拟就“三个面向”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以及人们在贯彻“三个面向”时出现的教育误区等方面提些个人浅见,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教。

      一、“三个面向”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文化教育的传统色彩十分浓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现代化程度将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是教育观念的一次全面更新,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我国传统教育是与中华民族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相联系的。首先,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而言,大洋、高原和荒漠从东、南、西、北四面包围着中华古国,在古代海陆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对内回旋开阔,对外相对隔绝的半封闭的地理环境。这种自然环境使古代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总以为,“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其次,中国传统教育根植于早熟的农业社会之中,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注重务实,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二是在“民本”思想上,强调德治,特别注重人伦关系;三是由自然经济的自足性和环境的封闭性,导致了保守心理的形成。再次,中国传统教育还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度上,等级观念和“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组织的基本原则。在思想和实践上形成了对传统的极端尊重,对继承性问题的过分关注。

      建立在这三者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在教育功能上,是特别注重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为学不离从政,“学而优则仕”,始终是官办教育和多数民办教育的基本宗旨与目的。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奇观。在教育内容上,过分强调品德伦理的内容,可谓教育内容伦理化,给教育带来的是重德轻艺、轻自然、斥技艺的不良风气。由于教育的伦理倾向,必然伴生出“贵义贱利”的教育价值观。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念,就是其集中体现。在教育的方法上,追求形式,注重考试,死记硬背,灌输为主。由于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并以此作为最重要的挑选人才的渠道,它对学校教育的严重影响,其阴影至今犹存。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演变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的轰轰炮声,打破了古老帝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当国人从神话的迷梦中被震醒而愕然外眺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夷人”用“长技”(军事武力)竟然打败了“天朝”的“文教”(道德感化)。这就使人们不得不痛苦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弊端何在。教育改革的呼声从此就一浪高过一浪。

      首先是龚自珍、魏源等人提出“师夷之长技”的教育改革口号,而后是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的新科技。但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和辛亥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大力倡导政治教育。他们把教育改革的层面从科技教育层面推进到政治教育层面。而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教育改革的层面更进一步推广到审美教育领域(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悄然传入中国,从此,马克思主义革命教育开始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如果说,“五四”前期的文化教育模式还是以西方的文化教育模式为价值坐标,那么“五四”以后则转向俄国模式。这时期,文化教育的主流虽仍是向外国学习,但已不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而是向东方(俄国)的社会主义学习。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潮超越了教育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的层次,跃进到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阶段,但把教育功能主要还是局限于政治领域。此时,“瑞先生”(革命)几乎取代了“赛先生”(科学)和“德先生”(民主)。教育为政治革命服务的功能被空前强化和放大。革命战争年代搞阶级斗争的方式却被照搬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下左右来回不停地搞运动。这对文化教育领域的影响既深且广。

      中国近代教育处在旧的教育结构正在解体,新的教育结构有待建立的历史转换时期。在此转换时期,新与旧、古与今、中与外的多种教育思潮相互搏击、渗透、汇合。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演变,正显示出传统教育结构的失衡和向新的平衡迈进的艰难探索历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