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简单的个别教学发展到班组教学直到班级授课制的过程。近代工业革命后,班级授课制顺应大规模、高效率培养工业生产者的需要而产生,曾为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发展至今在学校中仍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本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班级授课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不断地提出各种批评,抨击班级授课制压抑学生的个性成长,阻滞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此,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出现了种种新的探索。那么未来的教学组织将走向何方? 班级授课制的弊端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械呆板的整体划一性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得以公认的;二是忽视人际互动,丧失教学的集体性。班级授课制面向几十名年龄相近但兴趣、志向、性情各不相同的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内容、方法、进度授课,无法适应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无法扶植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符合倡导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当今及未来社会的要求。为此人们对教学组织的个别化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教学组织改革的一股潮流。同时,由于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学习形式,容易使人形成一种误解,似乎其弊端源于教学的集体性。其实不然。夸美纽斯在确立班级授课制之时便明确提出班级教学的一个优点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只是在传统教学实践中,这一优势并未能发挥作用,同学之间的人际影响局限于教师的权威控制,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体现为集体学习背景中的单独学习,同伴交往增进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功能在课堂上得不到体现。实际上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不在于其集体性,反而恰恰是没有真正发挥出集体学习的优势,忽视了课堂上同学交互作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正因为如此,在个别化教学盛行的六十年代,着眼于学生集体中人际互动的人际关系教学流派开始出现,并逐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两股教改潮流目前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未来的教学组织将体现个别化与人际互动相结合的走向。 最初的个别教学主要采取教师对一个或几个学生的个别辅导形式,顺应了个体手工业生产的要求,带有浓厚的师徒相从的色彩,随意性强,难以系统地进行教授。但最突出的优点是有助于实行因材施教。本世纪初复兴的个别化教学并非指狭义的个别辅导式教学,而是指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组织和调整教学进程以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和思想①。在个别化教学演变的过程中各种方式不断出现,而且个别化程度越来越高。第一阶段通过减少个别差异的范围与程度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调整班级编制或班内小组编制建立同质性(即学生的学习水平相近)教学班组,开展分层次教学,如能力分班与后来出现的能力分组,但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第二阶段尝试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设计教学进程,调整教学步调,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教学单元,这种方式始于二十年代的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六十年代后不断涌现各种具体方式,如程序教学,个别处方教学(Individually Prescribed Instruction),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配合学校组织体制变革的个别辅导教育(Individually Guided Education),我国的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等。在传统课堂中采取个别化教学措施的掌握学习也属此类。在第三阶段,个别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则将学生的自主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发展学生的独特性为目的,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指导、自我负责和自律达成自我发展,从而将目的与手段统一起来。如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目标和学习进程都由学生自己确定,体现出高度的个别比。个别化教学从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设计教学过程,成为增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不过,个别化教学通常要求较高的教学成本。上述各种方式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也招致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公众最为担心的就是个别化教学容易丧失学习的社会性。而且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结果常常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分化,这种分化在某种程度上又常常与社会分层相对应,于是旨在促进个体发展的个别化教学却置某些学生于不利处境。但作为体现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个性的努力,个别化无疑将继续作为一种教改趋势而发展下去。 个别化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促使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教学组织的更新--教学集体中的人际互动。人际关系尤其是同伴关系在传统教学中几乎是一个空白点,近些年来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人际关系教学流派渊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②,倡导教学应发挥民主主义的职能,教给学生交流经验,协商解决问题的本领,才能促使学生为民主主义社会系统的形成做出贡献。这一流派或者试图以同伴的相互影响组织集体思维,促进学术问题的研究,同时间接地干预学生的人际行为,或者以改善人际关系、训练社交技巧为目的,在教授社会技能的同时间接地促成学术性成果。前者包括同伴教学、小组研究法等。同伴教学运用导生制原理,由学生配对轮换担当导生开展学习,彼此促进。西伦(Thelen)的小组教学法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性探讨,将学问研究与社会过程学习溶为一体。后者则注重集体活动中的社会过程和情绪体验,并以非批判性的自由学习气氛发挥智力激发作用,如T聚会法,也有的则直接进行社会技巧训练,如角色扮演教学等。 与人际关系教学流派一脉相承,崛起于七、八十年代的合作学习尤其令人瞩目③。合作学习也着眼于课堂上的人际互动,试图通过组织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所有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组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认知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学习中,在讨论各自见解和进行社会性协商的过程中彼此启发,相互激励,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新的思想、观念、方法,不断地取得进步。研究表明同伴之间围绕学习课题引发并解决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交往过程有助于促进儿童发展。合作学习便是利用了同伴交往的激励机制。学习水平差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可以逐渐地掌握教学内容,而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则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在共同讨论的智力激发情境中获取学习的灵感。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对他人的学习负责,同伴互助的效应不仅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学业进步,而且学生之间直接的认知和情感交流有助于消除人际偏见,形成建设性的人际氛围,并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全面地增进人格发展。如果说个别化教学通过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的话,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集体性教学方式则通过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人际互动中增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为了保证学生面对面的积极的人际交往,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将全班划分成由2-6名学业水平、性别、种族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异质性小组,然后设计一系列合作性教学程序,在学习目标、内容、材料、角色、环境、工具、结果等各方面建立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真正地发挥人际互动的教学功能。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那么教师对学生的交互作用便以小组学习为中介,有助于淡化班级授课制中师生的单向权威关系,于是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便转变为更多地发挥指导作用。可见合作学习将积极的人际互动引人课堂,充分发挥人际关系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建设性地处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合作性同伴交往带动师生合作,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忽视人际交往的整体划一性,构建了新型的集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组织的更新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