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招收“自费生”、“议价生”,对人们已有的教育平等观念冲击很大,好像宁清如水的学校也变得只认钱不认人了。 其实,我们倒不妨回过头去看一看,问一问不太长的历史,难道教育不收费就平等吗?“文革”期间的教育,连升学考试都没有,学生上学完全不交费,但“推荐”大学生导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实质上是,经济上与分数上的平等(都平等到零的绝对水平),却被权力不平等所取代。除了“文革”期间的荒唐教育之外,我们主要是靠入学考试,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的观念,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中,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也许,在严格考场监督、封名阅卷、统一招生等一整套办法都能不走样地执行的条件下,在考生被录取还是被淘汰这一条杠杠面前,确实实现了人人平等。但是,离开这个杠杠,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多办一些高质量的中学 ,多办一些大学,让那些仅以几分甚至零点几分之差而痛失受良好教育机会的青少年也得以受到他们所期望的教育?难道这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教育平等的呼唤吗? 看来,我们可以从自己走过的路引出两点理论上的认识。第一,教育不收费不等于教育平等,当然,收费是明显的不平等,所以教育平等与否同收费不收费无关。换句话说,当教育资源有限时,分配平等是无法实现的。第二,我们有两种不同的教育平等观点。一种是既成的平等,它的典型形式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另一种是发展的平等,它通过“自费生”、“议价生”的形式折射出来。这两种平等,并不互相排斥。实质上,既成的平等是在教育资源一定的前提下,不平等最轻的分配办法。而发展的平等则着眼于不断地扩大教育资源,以求在分配中让更多的人受惠。 从长远的角度看,全民族的真正的教育平等,只有通过扩大发展的平等才能实现。正是在有利于实现发展的平等的意义上,应当肯定学校招收“自费生”、“议价生”的作法。具体地说,它有如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投入意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已经习惯于享受免费教育的优厚福利,各类学校基本上不收费。中小学 只收一点学杂费,教师还要像做了什么理亏的事儿,反复向学生和家长解释。大学更是完全免费,学生从注册之日起,不但不交学费,反而可以享受助学金和66全部公费医疗。这样的制度,对学生和家长没有什么不好,但对全社会则有“好事难做”的难处。这种免费教育也同样需要投入。谁投入呢?由政府来投入。久而久之,大家都乐意受教育,却不知办教育的难处,却不情愿在办教育上花钱。这种意识在“把教育看成是软任务”的说法里体现得最明显。事实上也是这样,我们的教育投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之低,和我们的大国身份与气度相差实在太远了。现在有了“自费生”、“议价生”,家长从自己的腰包里往外掏钱培养孩子,就颇有些“当家才知柴米贵”的味道了。更多的家长为了既少掏腰包又教好孩子,恐怕就会呼吁主张或容忍政府往教育上更多地投入一些资金。这也许可以算是有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更好罢。 第二,现在还没看出来但将来会显现的一个好处是,它有利于纠正“脑体倒挂”的现象。说起“脑体倒佳”,读过书的人每每愤愤不平,认为是吃了亏,不公平,中外古今皆无此等事。没读过书或读书少的人也愤愤不平,说你上学是我们做工种田供的,我们才吃了亏呢。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诚然,古今中外找不到脑体倒佳,但恐怕也找不出如此贫国免费教育的先例。自费受教育,经济学上叫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谁投资谁受益。上学花钱,这跟做买卖是一个道理,投入的本钱要在今后收回更大的利润,所以毕业之后,工资理应高出不花钱不上学的。新的道理是:你既然花了钱上学,又学得了本领,比我这个不花钱不上学缺少本领的人多拿工资甚至拿高出几倍的工资,就像办工厂,买股票的人多得钱一样。如此一来,市场经济规律恐怕比行政手段更有利于创造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环境。 第三,有利于集中更多的资源投入教育,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施惠于更多的人。一个显见的道理是,收了家长交来的学费,教育经费自然比原来要多,学校有了更多的钱,办起教育来就容易多了。学校的经费多了,不但可以用来增添设备、购置图书,还可以用来盖教育楼,建宿舍,聘老师,从而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多招收学生。重点中学多招生,大学多招生,就为那些想进好学校和高等学校受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就是让更多的人享受有教育平等的权力。 第四,有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结构过于单一,这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深层原因。比如,原来的中等教育结构是平面型的,区别只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人们要争也就只能争个重点。在基础教育以上的层次,如果引进收费机制,就会促进教育结构的调整。首先,适应不同经济实力的家庭的需求,教育作为一种供给,就会以“百货迎百客”的方式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学校。长期靠行政手段难以实现的教育多样化目标,有了市场力量的推动,就会顺利许多。有钱的家长可以送孩子到收费高昂条件优越的学校接受教育,钱少的家长可送孩子到条件一般的社区学校受教育,没钱的家长可以送孩子去学那些国家急需但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或待遇不高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享受基本免费的待遇。用经济杠杆调整教育,专业冷热不均的问题和某些专业后继无人的问题都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其次,在高等学校内部,“长线”与“短线”专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原因之一是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学生交费读大学,四年要花家长上万元,谁肯去读一个“长线”专业,出校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被社会认可?学生交了钱就有了更大的发言权,这对促进学校的专业结构改革是难得的推动力。另外,学校内部分配机制也要受收费调节,教的学生多,教师收入也应相应地多,高级职务的设置也应当多,这对那些在“大锅饭”时代教啥都一样的教师们实在是一次挑战,有多少人宁愿守着清锅冷灶而不肯换一换专业方向呢?当然,基础研究还得要,而且要高水平的,但目前的问题是,传统的基础性学科,平庸的人太多,高水平的也活不好。只有用利益调节的办法让该走的走了,该留下的才能好好地留下来。不然,恐怕不是同归于尽,便是不该走的走了而不该留的却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