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发展”教学模式原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建志,福建省宁德地区小学教研室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活动——发展”教学模式是作为活动课程教学基本结构提出来的。“活动”即要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发展”即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发展”即要求教学必须遵循活动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构建“活动——发展”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适应小学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体系,正确把握活动课的教学特征,探索其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活动课的特有功能,防止和克服活动课“学科化倾向或形式走过场”,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下面就“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一般原理及有关概念作具体论述。

      一、理论依据

      “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认为“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离开了实践,主体和客体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桥梁”,“实践还提供了认识的手段,延长了主体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只有实践才能使主体的目的得以实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注:肖明主编:《哲学原理》,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149页。)我们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实践性、能动性原理与活动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提出“活动——发展”的观点,其意义有三层:一是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能动过程;二是强调活动的发展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实现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的目标;三是强调活动与发展的相互作用,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整体效应。

      (二)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有两个基本含义:其一,全面发展是劳动者智体的全面发展,智力与体力全面发展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是核心而不是全部,是基石而不是建筑物;其二,全面发展的特征是个人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全面发展是个体的发展,而不是个别的发展,是认识、情意、审美、社会关系等领域的发展,并非是单纯智育的发展、平均主义的发展和同一标准的发展。(注:张熙:《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主导主体思想》,《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作为活动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而提出来的,所提到的“完整的人”即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2.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人的个性自由的、充分的发展。由此,我们提出的“发展”是追求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充分的发展。

      (三)依据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原理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性向、潜能和倾向性,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成长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存态度的。(注:王啸:《从人文精神看教学方法》,《福建教学与研究》增刊——“面向二十一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因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以实现”,(注:赖志奎、方善森主编:《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提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生自己,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学尤其重视情感陶冶,把情感活动视为心理整个机能、提高人认识的基础和动力,认为教学是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感活动左右着人的精神世界。(注:赖志奎、方善森主编:《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及其教育教学观,结合活动课程的性质特征,我们提出:以自主活动为前提、自我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力求做到“四性”,即参与性、自主性、情感性、独创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概念。

      (四)依据活动课程理论研究成果

      活动课程的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而大大推动其发展的还是20世纪初以后,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学活动,它是依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的一种课程形式,是被作为与学科课程相对的形式提出的,主张教育的内容要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活动密切相连,儿童的经验兴趣决定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以儿童的主体活动的经验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主张要以问题解决学习为主要形式展开活动课程,通过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实践,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注:高峡:《活动课的理论与实践初探》,《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但是,杜威过于强调儿童经验的重要性, 混淆了经验与知识的界限,把人的求知过程与知识的客观性混为一谈,把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完全对立起来,甚至否定接受系统知识的必要性。(注:赖志奎、方善森主编:《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这样儿童难以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获得的只是肤浅的、零散的生活经验,后继的发展受到影响。这是杜威课程论的弊端,应予以摒弃。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把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学科”与“活动”两类课程在时间上有多少之分,但在功能上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课程计划》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这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根据活动课程的性质、功能及其与学科课程的相互关系,我们吸取了杜威活动课程思想的精华,摒弃其弊端,提出活动课教学观点:1.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2.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防止“学科化倾向”;3.强调两类课程的统一关系,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为确定活动内容的重要依据,发挥“活动”“学科”两类课程的整体功能;4.强调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把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和谐发展统一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