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师?广义地说,名师是社会各界影响广泛并拥有追随者和知名度的杰出人才。狭义地说,名师特指教育人才的精英,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教育实践的带头人。简言之,狭义名师是包括广大优秀教师在内的教育界的名家和大师。名师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并且通过直接影响受教育者而间接影响到社会各界人士及社会一般成员。为了主动迎接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机遇和挑战,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抱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迅速提高各级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我们刻不容缓地要在全社会造就大批名师,首先要在教育界造就大批名师。 在此,我们就狭义名师的范围,提出对于名师基本特征的一些看法。 一 热爱教育,投身进步的教育事业 名师的力量源泉,首先发自于内心深处对于教育的无比热爱,对于引导社会和个人向前发展的进步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定的献身精神。这一份坚定与执着,往往要经受其成才和从教的漫长历程的考验。 1 名师成长预备期的考验 名师成长的预备期,大致对应于青少年时期。人的青少年时期对于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对于名师的成长志向和职业选择,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奠基作用。 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15岁立志求学,20岁开始从教,30岁左右在曲阜设立学舍,大规模授徒讲学。战国时期,孟子以学习孔子为志向,早年就在家乡邹城讲学。西汉时期,董仲舒幼年好学不倦,30岁左右得到博士学官,下帷讲诵。东汉时期,王充6岁开始读书,8岁就能日诵千言,20岁左右被地方保送入京师太学,后归乡里隐居,教授门徒。唐代韩愈,幼年父母双亡,由兄嫂教养成长,25岁中进士以后历任学官。宋代朱熹,19岁中进士,30岁后挂职宫观,主要从事讲学与著述。明代王守仁,自幼立志读书,28岁举进士,政余从事讲学,一生热心教育。清代王夫之,4岁入私塾,14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抗清起义失败后隐居著述授徒,长达40余年。(注:主要参见:a.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b.叶忠海主编:《教育人才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c.毛继东:《教育人才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我国古代的上述名师,青少年时期都一无例外的怀抱成才志向,并且不避曲折艰难授徒讲学,把聚集英才而育之当成人生的一大乐事,终身不渝。 我国近现代教育界的许多名师,如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杨贤江、徐特立等人,虽然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但是都在青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发奋学习,注重全面发展,参与社会活动,为选择教师职业并成就一代名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世界各国的名师,同样也要经受成才预备期的考验。古希腊的教育大师苏格拉底,少年时期跟随父亲学习雕刻技艺,但是对哲学和教育颇感兴趣,曾求教于智者派哲学大师,并在许多场合同各种人广泛讨论各类社会、道德问题和多方面的知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谈话方式的教育活动上。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2岁时成了孤儿,以后就读于捷克兄弟会学校并入大学学习神学,学成以后游历欧洲开始了教育生涯。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20岁时以优等成绩从大学毕业,从此走上了从事教育和研究教育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20岁时毕业于师范学院,30岁时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直到62岁去世为止,一生都献给了他最挚爱的教育事业。 有人对古今中外有据可查的教育界名师开始从教的年龄及岗位类型进行统计,发现名师开始从教的年龄高峰集中在16~30岁,其中从事小学教育的集中在16~20岁,从事中学教育的集中在21~25岁,从事大学教育的集中在26~30岁。每级教育正好相隔5年,同接受相应学历教育所需年限大致吻合。(注:叶忠海主编:《教育人才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6~47页)名师从教年龄较早,便于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比较顺利地过渡到教育创造的最佳年龄阶段。但是伴随未来教育对教师学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经过一段教育实践再回归到教育理论学习阶段的“回归教育”的实现,名师开始从教的年龄将会略有提高,并且出现较为复杂的各级教育上岗年龄的分布状态。 2 名师从教创造期的考验 名师从教的创造期大致对应于人的中壮年时期,指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创造教育业绩从而被社会公认为名师的时期。这一时期涵盖了教师的工作历程,正常的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对于教师的专业思想、工作热心程度和韧性,都是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 热爱教育意味着热爱学习,投身教育意味着投身学习。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身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促进真正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终身自我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注: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古今中外的名师无论学历高低,都具备好学不倦、自学终生的特点,学历浅则努力补课,学历高则继续深造。 热爱教育还意味着热爱学生和关怀学生。任何一位教师,如果缺乏对学生的深厚情感,缺乏对人的价值的认识与热爱,就谈不上对培养人的教育事业的正确的理解,也就难以成为名符其实的真正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