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越来越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党的十二大以来,教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1999年6 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教育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这种战略指导思想,日益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办成什么样的教育,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大政方针,并制定和实施着一整套计划、措施。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需进一步统一思想的问题,只有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才能把这些大政方针、计划、措施真正落实,使工作到位。在教育界内部,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教职员工都存在对办成什么样教育的统一思想问题,在全社会,包括几亿个家庭的家长也存在统一思想的问题。今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发表的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振兴的高度,针对教育存在的问题发表了重要的意见。通过学习讨论江泽民同志的谈话,必将进一步统一大家对办成什么样教育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对办成什么样的教育的认识,涉及到教育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等问题,概括地讲,就是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综合要求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批判“文革”时期的极左路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入人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蔚然成风。同时,我们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教育、科技,教育、科技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了进一步认识;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几个方面必须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也逐步形成。但是在全社会对此形成共识还要做很多工作。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谈话,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将成为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的良好契机。 我认为,目前需要积极引导社会教育期望。党的十五大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是对教育培养人才的层次规格的明确要求。对此,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但是审视社会的教育期望,我们不难看出,人们更多地关注“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而对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则相对关注和重视不够。特别是学生家长普遍存在着“望子成龙”思想,普遍期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为此甚至不惜“逼子成龙”,这是酿成许多惨剧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全国城乡40%以上家庭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上大学本科,其中城市家庭的家长期望值大于农村,而且有20%以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考博士。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无可非议。问题在于,什么是“高质量”的教育。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群众的需要,我们正在努力扩招大学生,拓宽“独木桥”。但是必须引导群众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发展对这种高学历的社会教育期望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去年高校招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是不现实的。”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就要十分重视对社会教育期望的引导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分注意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并且采取各种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落实。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也迫切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因此我们既要积极办好高等教育,包括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重点专业、学科,同时也要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切实保证各个层次的学校都有相当一批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多种选择。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安于其位,办出特色,提高水平,而不能盲目攀比,追求“高层次”,追求同一种规格。应根据这种指导思想制定各项相关政策(包括投入、待遇、毕业生就业安排等),用正确的教育发展机制引导社会健康合理的教育期望。 引导社会的教育期望,还要十分注意研究改革高等教育的选拔机制。由于目前我国同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只占10%左右,争取到2010年达到15%左右还须付出极大的努力。由此,造成中小学教育必须面对层层的选拔。这种选拔的方式、方法、内容,不可避免会造成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方面的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制定和施行了很多改革措施。除此以外,还要研究如何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为学生创造多次选择的机会,这不仅包括试验和推行多次考试的高考办法,更重要的是应该研究如何做到各类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相互沟通,甚至包括就业以后,也有进入普通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机会。实事求是地制定“准入”标准,为人才的深造创造条件。正如第三次全教会所提出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切实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的要求,真正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多次选择的机会,无疑会对引导社会的教育期望产生良性影响。 引导社会教育期望是一个宣传教育的过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江泽民同志在谈话中特别强调的一个观点,也是他要求“要好好地在全社会进行宣传”的观点。目前存在高学历的社会教育期望,与鄙视劳动、鄙视普通劳动者的传统观念有关,也与当前对各种职业的社会舆论评价有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思想文化、新闻、出版界的正确舆论引导。应造成这样一种社会风尚: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对社会贡献大因而受到社会推崇;各种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普通劳动者同样光荣、伟大而受到人们的尊敬。而且应该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典型成为青少年的榜样,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