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0)01—0012—05 一、背景和出发点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前后,首都主要媒体,首都、上海、广州等地的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就教育产业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种讨论在改革开放以来已不是第一次。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在教育界已经进行过两次讨论,出发点是教育体制如何适应经济体制变革进行相应的改革,讨论中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学校企业化等观点已经提出。这次讨论的参与者已不限于教育界的学者和教育机构的管理者,经济界的学者和有关经济机构的管理者也参与其中,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以往。这场讨论对于正确选择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这次讨论的背景和重要出发点之一是拉动经济增长。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需求不足,供给有余的局面,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刺激消费和投资、加大出口以拉动经济增长。在各行各业较普遍地呈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是为数不多的“卖方市场”之一,人们的视野转向教育,期望通过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刺激消费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居民与日俱增的巨大教育需求和有限的教育供给的矛盾,各级各类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长期以来困扰和制约着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90年代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制,但教育供求的矛盾仍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在探讨如何增加教育投入和教育供给问题时,人们把目光从政府转向了市场。 教育大规模扩张,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非义务教育、尤其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幅攀升,必须大规模增加教育投入,扩大教育供给。许多人认为增加教育的投入与供给就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方向是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学校企业化,通过大幅度提高学费标准,大力发展高收费的民办学校,从根本上摆脱教育经费短缺,教育供给不足的困境,使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争论的实质 究竟什么是教育产业化,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最初的讨论多为教育产业化的外延。例如:高等学校办产业(企业)的产业化;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产业化;与教育相关的产业(住宅建设、教学仪器的生产、餐饮、出版等)与教育捆在一起的“大教育”产业化;再如民办教育的产业化;非义务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等等。 伴随讨论的深入,逐渐进入教育产业化的内涵,但只有少数人明确界定了教育产业化的内涵。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其一,教育产业化,即应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和规则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让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与此相应,学校应当企业化,高等学校即是高等教育企业,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基本依据是:教育是生产或具有生产性,可以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收益;教育应进行经济核算,提高效率;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供给不足,使教育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其二,教育是产业但不应产业化,学校不应企业化。虽然教育是产业,应引入产业运行的市场机制,但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有公益性,学校是非盈利机构,不同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因此,教育不应产业化,也就是不应市场化。 教育在三次产业划分中属于第三产业,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这无须讨论。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高等学校的部分后勤服务,已不属于教育产业,均属非教育产业,这不属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范围。需要讨论的是三级教育中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活动应否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讨论实质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教育,主要是教育体制应如何改革,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否应当市场化。1992年以来,笔者就教育体制为什么要改革,应怎样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不应市场化,为什么不应市场化?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论文,在许多国内外有关的学术会议上也多次发表意见,今年以来的讨论也参与其中(注:笔者1992年就此发表的主要文章有:1.《市场经济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中国教育报,1993年1月8日。2.《市场经济中的教育资源配置》,方法杂志,1996年第3期。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与经济杂志,1997年第3期。4.《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质疑》,上海高等教育杂志,1994年第4期。5.《教育不能市场化》,中国经济导报,1999年4月30日。), 这里仅就上述第二方面的问题再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讨论的方法论 界定教育应否产业化、市场化,有一个方法论问题。就事论事,或从拉动经济增长,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出发,不可能找到科学的答案。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多种功能,需要运用多种学科,从多重视角进行探讨。教育应否产业化、市场化首先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这里我们可以运用经济学,主要是公共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给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