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 (1999)06—0147—06 一、透过文化交融的挑战认识“文化侵略” 1.文化交融的挑战是21世纪中国教育面临的最深刻挑战之一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家在研究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时,始终把展望21世纪中国教育的面貌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对中国教育在新世纪里将面临的挑战也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者认为,21世纪中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知识经济发展与高科技革命的挑战,全球范围经济竞争的挑战,多元文化交汇的挑战,国内经济转型的挑战等,其中文化交融的挑战被认为是中国教育面临的最深刻挑战之一。之所以这样认为,理由如下:一是经济与文化历来是国际政治的两大手段,这点可从当今世界竞争和较量的格局中清晰可见。既然文化被当作国际政治的一张“底牌”,因此文化挑战与政治挑战分不开,或者说文化挑战中隐含着更严峻的政治挑战;二是文化与高科技密切相关,高科技的发展往往不仅包含着文化的因素,而且带来新文化模式的冲击,因此,在迎接文化挑战时必须面对高科技的挑战和压力;三是伴随着科技、文化的交融,而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是文化挑战的又一侧面,因此,文化挑战还预示着深层次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演变。 2.全面认识文化交融的挑战的意义和影响 如前所述,文化交融的挑战是21世纪中国教育面临的最深刻挑战之一,而要迎接这一挑战,首先,就必须认清和重视国际间多元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这种积极作用表现在下列方面:(1 )能使我们学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科学和管理并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2)能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思想、学术和文化; (3)能够传播中国先进的思想、科学和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这种文化交融的积极意义的背后,隐藏着各种文化激烈的矛盾和撞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彼此交织,既相互融汇又相互撞击。在友好的文化交流中可能掩盖着尖锐的政治或经济矛盾;暂时的文化融合可能预示着新的更深层的隔膜。可见,对文化挑战的意义和影响应当全面正确地认识,不仅要把它看作一种挑战和“难得的机遇”,而且要看到它给自身带来的压力和冲击;不仅要看到它的表层现象,而且要认清其表层背后的实质。 3.透析文化挑战背后的“文化侵略”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21世纪的中国教育在其面临的文化挑战中,存在着可能遭受到“文化侵略”的严峻事实。这里我们所指称的“文化侵略”,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我们知道,“侵略”不仅指武力入侵,那种经济掠夺、政治干涉、文化渗透的形式也是“侵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21世纪世界经济国际化、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间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必将更加深入和扩展,而在这种多元文化交汇过程中,那些拥有高新科技控制下的先进文化载体和传播手段与工具的国家,往往就处于一种主宰和支配地位,他们在向外输入其文化产品时,不会放弃以输入意识形态为主的文化渗透,这就是一种“文化侵略”。具体说来,在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文化交融的挑战中,那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其实质是兜售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腐朽的意识形态,宣扬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落后思想,目的在于摧毁我们所信奉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而以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取而代之。也就是说,在文化交汇的浪潮中,我们可能要面对的严峻事实是: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处于垄断地位的所谓“西方文明”的倾销与“轰炸”中丧失自身的主体地位,进而丧失本土文化的特性;在文化冲击中逐渐以“被压迫者”自居,而把外来文化视作“压迫者”和统治者,进而不自觉地努力效仿“压迫者”的文化;动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信仰,而使传统文化的固有空间被占领甚或被同化,从而加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迷惘。 二、对“文化侵略”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1.“文化侵略”的历史表现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文化特性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双重危险的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存在着文化均一的威胁,即世界最终可能获得单一的相同的文化;另一方面,对于个人以及社会都存在着文化和心理分裂的危机。这种双重危险有其更强烈、更具挑战性的表现形式,其中的一种行为方式(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在别人看来无异于“文化侵略”,这一行为对于国际间的文化交融和了解便是一种威胁。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较小的发达国家)都在经受文化分裂的痛苦。它们不加选择地抛弃了一些有价值的自身文化传统,而依赖于他国的文化模式,这些模式同它们固有的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由此成了其文化松散、迷失的主要根源。 “一些国家易受文化侵略,一些国家易遭文化分裂,这样一个世界体系大概不会是互相了解、对话、合作、共担风险或团结的可靠基础。”[1](P147)显然文化侵略状况有一些殖民主义的历史根源, 有的历史学家就曾指出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存在价值层面上的拟态现象。但无论如何,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生长发育是紧密相关的。当今世界,即使政治独立是事实,经济独立却极难达到,而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和特性又如何得以保持呢?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不断由内向外辐射状传播,总是成功地同化和融合了边远落后的文明。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文化有史以来第一次面临着强有力的外来文化的挑战。西方列强以其坚船利炮“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2](P255 )从此这个地球上多中心的文明发展历程被打断了,曾经是独立地循着自己轨道运行的各类文明,在历史的交叉路口猝然相遇,中西文化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那套伦理道德学说、政治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有识之士顿生文化忧患意识也就不足为怪。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经历了痛苦的选择和艰难的发展。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要回答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即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须继承与创新,对外来文化则须吸收和扬弃,这是无疑的。但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西方优秀文化,则必须要有充分的承受心理阵痛和嬗变的准备,也就是说,要有迎接和抵御“文化侵略”的准备。正如汤因比所说:“在文明的一般接触中,只有被侵入的一方没有阻止住辐射进的对手文化中的哪怕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因素在自己的社会体中获得据点,它的唯一的生存就是一个心理革命。 ”[ 3] (P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