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教育思想传统与未来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 100875

原文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儒家的教育思想资源十分丰厚,其显著特点是善于启发人的内心自觉,强调的是对自身的肯定,人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在这种“天人合一”之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类心性的关怀,才是最根本的关怀。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吸取各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把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统合起来,共同创建现代世界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和生态平衡。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先秦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意思是说,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人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弘大天性,就是要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全面发挥人的禀赋与潜能。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注:《论语·卫灵公》”)这是一种“尊生”、“主动”的传统,肯定人的创造,肯定人的创造可以与天地的创造相配合、相媲美。《礼记·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是说,一旦人能充分地护持住自己的道德理性,人就能全面发挥其本性,并且尊重每个人及每一物的生存,使之“各遂其性”。这样就能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与天地鼎足而三,理性地适应并进而辅相天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生活意义,由此而确立。先秦儒学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故《礼记·中庸》曰:“仁者,人也。”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注: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注:《论语·述而》。)。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论语·雍也》。)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但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不一定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在现世伦常的义务中,在某种社会角色和社会位置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非常崇高地生活,忠于职守,勤劳奋发向上,不苟且,不偷惰。只要我们对生活有高度的觉解,我们所做的平常事就有不平常的意义。能否成就某种外在的功业,有赖于各种机缘;但只要我们顺着本性内在的禀赋有所发挥创造,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某种精神的满足,这就实现了我们生活的目的。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

      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它不仅在元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而且在14—20世纪对东亚各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的精华与糟粕至今仍然积淀在东亚各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对东亚现代化起着这样那样的作用。

      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他们常讲“开拓胸次”,“处处表现圣者气象”。王阳明的弟子说,“满街都是圣人”。正是因为他自己的价值标准、修养境界提高了,不以鄙陋之心看人类,而以其价值理想看人类,人类的真正价值便立刻显现出来。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的不朽格言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注:《张子全书·近思录拾遗》。)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扬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另一方面由于理学成为后期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其末流,特别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部分,维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造成了伦理异化,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曾经带来了灾难。对于其正负效应,我们应当具体地历史地加以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