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谈论的主要话题之一。各国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21世纪的竞争将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不再是单纯的物质资源的竞争。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公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长时间疯狂的军事打击,公然挑畔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国际地位的我国,对我国驻南斯拉夫共和国大使馆进行导弹攻击。美国在军事、科技和人才建设等领域正在对我国实施威胁、压迫和积极削弱的战略。这进一步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与发展所依靠的都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当今的世界,我们期望和平与发展能够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要使这种期望成为现实,唯一能够依靠的仍然是强大的综合国力。提高综合国力所依靠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的是高质量、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可以说,维持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所依靠的就是高质量、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美国从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今天,仍然在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这才使他能够很快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有实力在世界上称王称霸。他所依赖的是什么?就是人才,这一点众所周知。面对这种状况,从全世界来看,我国仍然要继续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任。当前,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只有依靠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而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所依靠的又是高质量、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我国在世界进入以单纯物质资源大竞争的时期没有赶上发展的潮流,而被市场无情地抛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境地,现在,世界又将迎来知识经济的大竞争,如果我国又一次赶不上发展的潮流,那不知又会被世界大发展的新格局调整到何种更令人尴尬的境地呢?当然,也就难以很好地发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重任了。若果真如此,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也就永远只能是广大期望和平的发展中国家的美好愿望了。为此,本文专门探讨我国如何才能够实现培养大量高素质、高质量、创造性人才的对策问题。这是一个令我们无法回避的新问题和老问题。 一、教育先行,质量第一,积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创造性的人才 以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即R&D )全球化支持的经济全球化局面已经全面铺开。这预示着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和取胜,主要的因素不是主观意愿和人海战术,而是首先在自己的产品方向上,取得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战略研究上的最尖端的成绩,这就决定了必须把相当大的财力(一般为收入的10%左右)和最优秀的人才放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R&D)上来, 否则是没有希望的。因此,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领导如果真想把经济发展搞上去,并且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持续地立于优势,甚至是不败之地;真想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安全、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一条最简单的原则,就是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牢固树立起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具有科学技术研究或者发展战略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和加大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经济支持力度的意识。把一切可能利用的资金的相当部分拿出来建立适应生产发展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组织,要不惜代价地招聘有关学科领域中最优秀的人才。这种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就是具有相关的知识水平和探索性与创造性的潜力和能力,而不是血缘、权力、金钱、人事关系和分数。关键是要为他们创造从事科持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的必需的条件和思想活跃的学术环境,要善于组织学术交流和加强科学技术与发展战略研究的情报工作,将研究人员的智慧火花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把教育作为特别重要的产业来发展,这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当务之急。就新疆而言,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一是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宁可其他方面过些紧日子,也要使教育投入水平达到占GDP的2.5%,赶上内地发达地区的水平。我区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动员社会、个人和国外力量兴办各种教育事业,打破国家全部包下来的格局,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竞争、多元发展的态势。要把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促进我国教育的产业化发展,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结合、相适应。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合理地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使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中小学教育要加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步伐,在保证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中等教育也要从素质和能力上培养学生,造就更多的知识型、创造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高等教育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采取联合、合并、共建等方式,充分盘活、优化配置和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利用联合优势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创造性人才。调整、压缩甚至裁减一批落后的专业,增加与知识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使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21世纪的发展要求相协调;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要采取院校之间相互合作、委托培养、联合办学等的形式,积极开展在职干部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为广大干部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或者发展战略研究的素质提供条件,选择部分条件比较好的高校与国外的高校联合办学,采取公派、自费、企业资助等方式,选派研究生到国外进修学习,培养高层次的科学技术研究或者发展战略研究的人才,尽快使我国的干部队伍素质赶上国外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的水平。高校要积极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多培养一些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创造性人才。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把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以及科学技术研究或者发展战略研究与创新的成果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条件,增加科技人员成才的内动力。三是积极开展现代开放式的远程教育,实现教育手段的更新换代。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的名牌院校联网,借助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和著名教授的知识以及先进的教育资源,培养我国的高素质、高质量、创造性的人才。教育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创造,养成大胆创新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研究或者发展战略研究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四是要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业成绩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并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确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参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或者发展战略研究,在实践中接受锻炼,要鼓励学生从事具体领域方向的研究,为学生配备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或者发展战略研究的导师,要把学生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展或者战略研究、发明和创新活动的情况列入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评价中去,要转变教学评价的导向和人才培养的主导思想,实现由奖励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向奖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或者发展战略研究与创新、发展业绩突出的学生转移;实现从重视考试型的学生向重视培养有创造能力型的学生方向转变。五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的长处去平等地参与就业、分配的意识。彻底改变那种就业靠关系,工作靠情面,分配靠运气的不正常的状况,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成果开发或者发展战略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已经取得科研、开发成果参与就业的公平谈判,用自己的智力成果和能力来公平地谋取职业,公平地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引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积极自觉地确立自己研究或者开发的领域,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坚持研究探索,力争以合格的考试成绩+成功的科研、开发或者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双丰收的标准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