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大危机原因新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从阳,湖北咸宁师专 历史系,湖北 咸宁 437005

原文出处: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内容提要:

30年代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的危机,笔者认为:一战后经过战争和革命,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破坏,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崩溃而造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世界市场相对缩小、世界贸易增长有限的矛盾是酿成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动因之一。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5 期

字号:

      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家对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如霍布森提出过消费不足论,(注:夏炎德:《欧美经济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61页)施皮特沃夫认为是投资过度, (注:夏炎德:《欧美经济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61 页)凯恩斯认为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注:艾蒂安:《1929—1938年大萧条》斯坦福,1984年版.第44页)与此同时, 罗宾斯认为危机之发生是由于工人的工资过高而使产业家无利可图所致。(注:夏炎德:《欧美经济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61 页)加尔布雷斯认为生产力的提高与消费水准的提高太不相称是大危机的主要原因。(注:参见《时代周刊》1982年第2期.第14页)斯文尼尔森认为大危机是经济结构不稳定的结果。(注: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29—1939 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91 页)汉森较为明智地看到大危机是经济长期停滞的结果。(注:埃德蒙·惠特克《经济思想流派》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31页)罗斯巴德则别出心裁地指出, 大危机是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引起。(注:默里·罗斯巴德《美国的大萧条》,堪萨斯,1975年版,第32—33页.295页)弗雷德曼认定政府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了大危机。(注:艾蒂安:《1929— 1938 年大萧条》斯坦福,1984年版.第45页)萨缪尔森则指出, 大危机不过是一系列历史的偶然事件的结果。(注: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29—1939 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2页)尽管如此,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所指出:“事实上,这场萧条乃至认同其他萧条的基本原因至今仍然困惑着专家们。”(注:莱维·巴特拉《1990年大萧条》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页)从根本上讲, 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一战后经过战争和革命,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破坏,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崩溃而造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世界市场相对缩小,世界贸易增长有限的矛盾是酿成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动因之一。

      一

      “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注:《马恩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 页)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资本生产的动机和决定目的——资本积累、竞争、利润最大化——驱使资本家奔走全球,促进了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进入萌芽阶段;工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创造了便捷的交通、通讯手段,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工业品,造就了先进工业国和落后农业国的国际分工,到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已告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地位的确立,资本和生产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体系有了新发展: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日益濒繁,在商品交换之外,世界金融市场、世界资本在世界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形成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成为囊括全球统一体系,它是“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33页)

      在19世纪工业民族中,英国曾长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乐队指挥”的角色。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在19世纪70年代,它一直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和世界贸易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贸易政策方面,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是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而世界各国则在不同程度成为英国原料供应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金本位制建立起来,多边贸易迅速发展,英国在国际金融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多边支付体系和统一的世界价格。

      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使发韧于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在19世纪中叶后推向全球。50年代后,英国迫使法国等主要欧洲国家签订商约,推动自由贸易;法与荷、比、意等国大幅降低甚至取消了双方货物进口税。奥、匈之间(1850年),瑞士内部各州间(1848—1874年)、意大利内部、俄波之间(1851年)等都取消了关税或缔结了关税同盟(1834年北德关税同盟不断扩大)。虽然70年代末欧洲又开始掀起了保护关税的新狂热,但占欧洲向海外出口1/2和进口1/3的英国和占世界人口1/4的英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坚持自由贸易原则。

      尽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资本主义世界分工,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在质上更多地体现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对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实质,但从客观效果看,它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1870—1913年世界贸易量增长了3.2倍,1913年世界出口值达到195亿美元。国际贸易发展大大推动了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从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4 倍。(注:钱俊瑞《世界经济概论》上,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56 页)1870—1900年世界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3.24%,同期世界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3.7%;到1900—1913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75%, 而世界工业年增长率达到4.2%。(注:W·W ·罗斯托《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

      二

      一战的爆发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而且战争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给战前以英国为中心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以毁灭性的打击。

      战争引起了革命,苏俄的建立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使帝国主义失去了它在东方最大的后备军和广阔的市场,在20世纪世界经济日益趋向要求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前提下,苏俄的建立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危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