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80年代世界银价的下跌和汇丰银行在中国的优势地位(之一)

作 者:

作者简介:
汪敬虞,191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836。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19世纪外国在华银行中,汇丰银行是一个后来者。但它却后来居上。外国在华第一家银行——丽如银行早在1845年就在香港设立了分行、在广州设立了代理处,比汇丰在香港设立总行的时间,要早20年。但是当丽如在1884年遭受重大损失以至1892年彻底崩溃之时,汇丰在同一时期内却营业鼎盛,一往无前。过去人们常把汇丰的成功,归因于80年代世界银价的下落,给汇丰利用银价下落以发展自己的良好机遇。这一解释,初看起来,似乎符合事实,实际上并未抓住要点。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以香港为总部所在地、以中国为其活动的定向,汇丰从一开始就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特殊环境和特权地位。文章试图从这方面作出若干初步的实证分析。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中,英国的汇丰银行,在整个19世纪,可以说是一个后来居上的主角。90年代以前的外国在华银行,总行都在本国,银行资本一般都以金本位的本国货币为单位。只有汇丰银行是唯一的一个总行设在中国、资本也以在中国通行的银元为单位的外国银行。从70年代开始,世界银价在一段较长的时期中,相对金价而言,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进入80年代之后,汇丰与它的前辈,在发展的趋势上,也呈现明显的反差。老一辈银行多数处境艰难,资格最老的丽如银行,竟于1884年停业改组。相反,汇丰的营业,则日异月新,扶摇直上。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多在世界银价的变动上,寻求解释。然而这二者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应该摆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在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史上,是一个既受人注目然而又并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大势出发,就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一点有关的材料和看法,希望有助于问题的清理,从而提高对资本、帝国主义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的认识。谬误之处,敬求指正。

      一、80年代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形势

      在进入正题之前,需要对19世纪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形势,作一鸟瞰。对此,可以用两句话加以概括:一是在整个外国的金融活动中,英国居于主导的地位;一是在英国的金融活动中,汇丰银行居于主导的地位。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外国银行之进入中国,英国以外,还只限于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国家。一直到80年代终了, 活动的主角, 一个是1860年进入中国的法兰西银行,一个是1872年进入中国的德意志银行。它们的历史及其在中国的活动,现在分别扼要加以叙述:

      法兰西银行,按照它的法文原名Comptoir d’Escompte de Paris, 应译为巴黎贴现公司。 它在中国, 通称为法兰西银行 (注:Shanghai Almanac,1865年。),它是法国银行直接进入国外金融活动领域的第一家银行(注:A.S.J.Baster:The International Banks ,1935年版,第35页。),是19世纪法国在国外与世界发生联系的一个最大的金融机构。 (注: London and China Express.( 以下简称Express)1889年3月15日,第278页。)

      这家银行是1848年法国政治经济危机的产物。这次危机几乎整个地破坏了法国的信用制度。就在这个当口,基于政府的倡议,它和其他几家银行同时成立,以协助法国国家银行(Banque de France)应付危机时期的信用需要。(注:M.G.Myers:Paris as a Financial Centre.1936年版,第102页。)“它充当商人和国家银行之间的中介人,为汇票提供所必需的第三个背书。”(注:J.B.Attfield: English andForeign Banks.1893年。第32—33页。)因此,在法兰西银行的成长过程中,它享受了许多优厚的权利。法国政府对银行的国外活动,给予了“官方的支持。”(注:E.Kauffman:La Banque en France, 1914年版,第209页。)

      法兰西银行进入中国的60年代初期,正是老一批英国银行如麦加利、有利等相继成立不久的时候。法兰西银行这时把触须伸入中国,就是要削弱伦敦在东方贸易市场上的地位,目标是“巴黎替代伦敦。”

      原来法国是中国出口生丝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生丝在欧洲的市场,90%是地中海沿岸的法国和意大利。但是,长久以来,中国运往欧洲大陆的生丝,却需要通过伦敦转手,法国购买华丝,必须乞求于伦敦市场,而货款的偿付,也必须乞求于伦敦的汇票。这是法国资本家有所不甘的一块心病。为了更有效、更便宜地掠夺中国这一项出口大宗,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要“绕过伦敦市场”而这首先要求在巴黎、上海之间建立直接的海上运输和金融联系。这两项工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法国在中国的势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以后,就提到日程上来了。1860年法兰西银行的进入上海,是这个计划的第一部分的实现,紧接着就是公开受到政府补贴的法兰西火船公司(Messageries Maritimes )对印度洋航线的开辟。(注:Overland Trade Report 1862年12月14日第13—14页。)不到两年时间,整个计划便在法国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宣告完成。

      但是,计划不能立刻产生效果。把持东方海上运输的大英轮船公司(P.&.O.Steam Navigation Co.)首先站出来采取排斥的态度,要求联合航行香港、孟买之间的英国另一航业托辣斯——中国商业轮航公司(China Merchant Steam Navigation Co.)进行抵制。(注: OverlandTrade Report,1862年12月14日,第13—14页。)在整个60年代中,伦敦之于中国对欧洲的生丝贸易,仍然牢牢地保持它原来的批发转运的枢纽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法兰西银行也就变得无事可做。它在中国枯守了10年,眼看着“欧洲商人个个宁愿到伦敦市场去购买生丝,不愿冒投机的风险在中国采购”(注:Reports from,the Foreign Commissionersat the various Ports in China for the year 1865,汉口,1867 年版,第44页。),却无力扭转这个局面。白丝既然紧紧握在英国人手中,它就靠黑土[鸦片]来营养自己。在整个60年中,黑土生意成了这个白丝银行的主要营业。然而,就在这方面,它也竞争不过它的英国前辈,因而由鸦片生意产生的亏累,亦时有所闻。(注:North China Daily News(以下简称Daily News),1866年11月21日,第2323页;1866 年12月14日,第2403页。)虽然它也想把势力伸到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1863年前后在香港设立分行,1867—68年又先后在天津、福州成立了代理处。(注:东亚研究所:《诸外国の对支投资》,1942年版,第 121页、第124页;Daily Naws,1867年10月17日,第3435页;C.Mackenzie:Realms of silver; 1954 年版, 第 77 页; The Chronicle and Directory for China , Japan and the philippine (以下简称Chronicle)1876年。)但是营业的场面也没有打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