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通货膨胀问题辨析

——兼论宋代纸币的性质

作 者:
张文 

作者简介:
张文(1963~ ),男,天津市人,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重庆市 400715

原文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宋代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发行纸币的时代,由纸币、金属货币和有价证券共同构成的宋代货币体系,其相互关系的复杂及其不确定性导致了宋代通货膨胀的复杂和持久,也造成了对这一问题看法上的诸种分歧和不足。事实上,宋代正当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其通胀成因错综复杂,表现出混合型的特征。宋代纸币是一种混合货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0)01-0117-(06)

      近年来,宋代的通货膨胀问题逐渐成为宋史学界与经济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宋代的通胀问题相当严重,堪称中国封建时代的“典型”;二是宋代是首次大规模行用纸币的时代,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具有特殊的意义。检讨以往对宋代通胀的研究,可谓成果众多,但也存在几点不足之处:其一,谈到通胀形成的原因往往只谈纸币,而较少谈到铜、铁等金属货币的影响;其二,分析通胀的构成因素往往仅限于正规货币,而忽略了有价证券对通胀的影响。事实上,宋代的有价证券种类多、数量大,很多时候都起着正规货币的作用,无形中增加了货币的供应量,进而对通胀造成影响;其三,对宋代的通胀只笼统的给予界定,缺乏对通胀类型的区分,从而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了解。有鉴于此,本文拟围绕以上三点,对宋代的通胀及相关问题做一些辨析。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教正。

      一、宋代通胀中的金属货币问题

      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特有的现象,金属货币也可以产生通胀,这一观点已逐渐为学界所接受(注:参见许树信:《我国古代铜钱与通货膨胀》,载《中国钱币》1984年2期。)。比较典型的如汉唐两朝,都曾发生由铜钱引起的通胀。如汉孝文帝时,官私均铸“荚钱”,小如榆荚,重仅1铢(1/24两)或更轻,引起“特价腾贵,粟至石万钱”[1]。唐肃宗时,因“经费不给”,乃铸大钱“乾元重宝”,当小钱10枚和50枚两种,导致“物价腾踊,米斗钱至七千”[2]。归结起来,造成金属货币通胀的原因有三种,一是钱体减重,形制缩小,钱币的实际金属含量大大低于名义重量;二是降低货币的金属成色,改变金属成分,以低价金属代替高价金属;三是铸大钱,扩大面值,使钱币的名义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总之,是由于钱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大大分离,造成由该种金属表示的物价大幅上涨的现象。

      相较于汉唐,其实宋代的金属货币通胀也相当严重,只是由于宋代纸币贬值更厉害,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在两宋历史上,仁宗康定、庆历年间(1040~1048年)和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都曾发生过因铸大钱和夹锡钱引发的通胀;在广大铁钱区,更经常性地发生由铁钱引起的通胀。根据记载,仁宗时为筹措对西夏战争经费,在陕西、河东等处发行当十大钱,其重量仅相当于三枚小铜钱,因而引发民间盗铸,“钱文大乱,物价翔踊,公私患之。”[3](卷164,庆历八年六月丙申)无奈,政府只好将当十改为当三,又改为当二,混乱才算平息。然而,这一教训很快就被宋朝统治者遗忘。徽宗时不但在更大范围内铸行当十钱,而且还多次强制铸行夹锡钱(注:参见刘坤太:《宋代夹锡钱补证》,载《宋代货币研究》83页,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引发了一场更大的货币危机。一枚夹锡铜钱的含铜量远低于标准小平铜钱的含铜量(大约少1/3),导致这一时期的物价上涨了2~3倍。最后不得已,也是将当十折为当三,将夹锡钱贬为“轻于铜钱三之一”[4],才稍稍使混乱平定。在陕西、河东、四川等铁钱区,由于铁钱易得,发行量大,加上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作用,导致这一地区多次发生铁钱通货膨胀。如崇宁、大观年间,“以(四川)铁钱猥多,禁陕西铁钱入蜀”。而陕西铁钱“积滞一隅,暴如丘山,公私为害”[5]。其通胀之凶,可想而知。总之,金属货币通胀较纸币通胀而言,虽程度有别而性质相同。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几个特殊之处:其一,一枚当十大钱较等值的10枚小平铜钱所用铜料减少约2/3,即原来只能铸1枚铜钱的铜料现在可铸3枚铜钱,而同期物价最高涨幅也达到3倍,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其二,既然当十大钱相当于3枚小平铜钱的含铜量,那为什么在物价暴涨之后改为当三仍不能平息物价,而非要改为当二才行呢?

      首先,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我们知道,物价上涨是指多数物品价格同步上涨,其中包括制造铜钱的铜料。在古代中国,铜作为一种较贵重的金属,一贯与谷物、布帛等价,成为人们对付物价上涨的首选硬通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铜价的涨幅往往与谷物、布帛等物品的涨幅大致相当。要之,则可以证明,金属货币贬值幅度与物价涨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金属货币贬值多少,物价就上涨多少,前者的贬值幅度即是后者的上涨幅度。譬如,原来1斤铜可铸200文铜钱,每200文铜钱可买10升米;现在将铜钱含铜量减少一半,即每1斤铜可铸400文铜钱,而物价相应上涨一倍,即每10升米需400文铜钱。现在,米价上涨了1倍,但与铜价的关系并没有变,1斤铜还是等于10升米,所谓上涨只是一种虚涨。

      其次,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我们注意到,在宋政府第一次铸行当十大钱的初期,老百姓反应平静,物价并未立即上涨。也就是说,政府一开始用减重钱买了很多便宜物资。这部分财富并非新增的,而是政府变相向民间透支的,一旦这种透支过量被察觉,自然引发物价报复性上涨,而其不当透支部分必将以其他方式回补。由此,便造成了本来值三个小平铜钱的当十大钱,后来必须折为当二才能取得平衡。换句话说,是政府不当透支,全民一起跟着还债。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发现,严格地说,金属货币确实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通胀,除非是作为币材的金属供大于求时才会发生。因此,当金属货币由于减重(包括降低成色)或变相减重(铸大钱)而导致其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大为分离时,这时的金属货币就开始摆脱实际价值的束缚,向一般等价符号转化。也就是说,这时的金属货币就可以被看成是有一定金属作为准备金的纸币,由此造成了纸币所具有的特性(如通胀)也就传递给了金属货币。因此,从这一意义上甚至可以说,金属货币本身并不会产生真正的通胀,只是它的异化形态才导致了通胀。

      二、通胀中的有价证券问题

      宋代在正式的纸币和金属货币之外,曾长期发行多种有价证券,包括盐钞(盐引)、茶引、香矾引、度牒等。这些有价证券发行量很大,在多数时候都起到了通货作用,无形中加大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通胀产生了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以上提到的有价证券分成钞引和度牒两部分加以论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