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一)

——总论

作 者:
无为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4年度中国经济史论著,无论数量或质量,大抵不下于往年。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从研究领域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传统热门课题论著减少,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区域史、民族史与民族交往史等逐渐成为新的热点;从研究时段看,虽然仍以断代史的论著为主,但总论性和跨代研究明显增多。兹把后者简介如下:

      社会经济形态 中外比较研究 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史学理论研究》第1期发表了三篇文章:田昌五/破除中国历史东方类型说,振兴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苏凤捷/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学说和魏特夫对它的曲解和歪曲;张雅琴/“三形态说”“五形态说”辨析。其中田文最可注意。田氏认为东方类型说在中国史学界影响甚大。三十年代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四种不同的理解中有三种(“特殊生产方式说”、“不发达奴隶制说”、“封建说”)与东方类型说有关。文章着重谈了关于中国封建时代应当破除的两种理论:1.土地私有制不发达、国有制始终占主导地位,或以国有为主、兼容私有的二元说,2.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极度不发达论。

      针对近年学界关于“五形态说”和“三形态说”的论争,刘忠世评介和论述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多种划分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河北学刊4),认为马克思对人类历史阶段划分非止一种,包括两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等多种划分形式,视角不同。各有其所限定的认识对象,彼此间可相互补充,但不能互相包容。

      进行中西比较研究的,有侯建新的《中世纪晚期的商品化与现代化启动》(历史研究5)和《中英劳动生产率及其在近代化的核心含义》(世界历史5)。前者认为中国明清时代市场与商品化的发展之所以不象西欧中世纪晚期那样导致近代化,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有不同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高低则由生产鏖织状况决定;归根结底则是生产者个人力量发展的不同,即市场活动主体自由度的差异。后者是对毕道村1992年批评的回应,对宋代和同时期的西欧劳动生产率作了比较。毕道村认为,中西封建历史的比较研究应有一个中心环节,这个中心环节既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也不是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而只能是商品经济;抓住这个环节,才能把研究推向新阶段(论中西封建历史比较研究的中心环节/中国史研究1)。进行《中西“封建”之比较》者,尚有《河池师专学报》第2期徐镇尚的文章。马克垚则作了《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历史研究1)。他首先分别论述对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讨论和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继而对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产生的比较研究作了评介,再进一步深入到中西小农经济和商业结构的比较研究中。马氏不但扼要地介绍了中西学者对上述问题主要学术成就和理论观点,而且对各种学派的得失有所评论。他指出:“中西学者都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在不断发展,取得进步。中国学者坚决主张这种发展最后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使这种萌芽未能发展起来。西方学者虽然承认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但仍无法跨过通向近代的鸿沟。”他认为“中西社会后来发展的不同,从本质上说只是速度的不同而不是道路不同、方向不同”。

      与社会经济形态有关,钟兴瑜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层次结构》(贵州社会科学6):基础层次──小农家庭;基本层次──自然村;中间层次──县和省;最高层次──全国。此外,《中国史研究》94年第2期发表的佘树声《从中国国家起源看魏特夫对历史的歪曲》和刘修明《“治水社会”和中国的历史道路》二文,则是对魏特夫关于中国是导致“东方专制主义”的典型治水社会的理论的批判。

      关于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 这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一期特设了讨论专辑。

      从理论上对传统农业阐述,较有份量的是吴承明的《论二元经济》(历史研究2),这是他的《论工场手工业》(中国经济史研究93.4)的姐妹篇。文章首先批评了西方一些学者对传统经济的误解,指出传统经济亦使用再生产性资本,并有谋利部分;它包括农、工、商、运输、服务等部门,为完整之经济体系。接着,以绝大部分篇幅,根据实证材料,对传统农业作出重新估价。吴氏反对把传统农业看成是完全消极的,指出除人力投入外,非人力的物资投入(资本投入)也是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包括粮食生产以及非粮食生产和农家副业,能够产生很大的剩余(地租常占产量之半可证),能自我调整生产结构、重新配置资源,从而使自己获得发展。并据此对二元论者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作了修正。吴氏估算了旧中国农业剩余劳力的数量及其向非农部门转移的状况。指出传统农业不仅为工业化提供劳力,且可提供农业剩余作为工业化资金,并强调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因贸易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农业隐形流出的重要性。最后,吴氏提出二元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应为现代企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农业与工业相互发展,而乡镇企业则是其最佳形式之一。

      刘克祥把传统农业称为“传统集约农业”,并把它定义为“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潜力的作物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精耕细作”,其形成原因一为自然条件,一为人口压力。封建地主经济(包括田产继承的诸子均分制、土地自由买卖、封建租佃制等)使初步形成的集约农业沿原有方向加速发展。传统集约农业和以之为载体的封建地主制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既有促进一面,也有抑制一面,愈到后来,抑制作用愈明显,而沉重的人口包袱则是直接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集约农业琐谈)。关于传统农业发展的条件,范楚玉认为《应当重视历代封建地主政权对传统农业的促进作用》,刘志伟、陈春声则强调《应重视传统农业发展的社会空间》,即经济发展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佟屏亚对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农艺的作用作了积极的评价,认为《中国的农业需要适用技术》,而不应盲目追求高新技术,前者适应特定环境条件,体现了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密切结合。(以上均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