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时期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树基 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研究所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根据《明实录》及各地地方志的记载,对洪武时期河北地区各府移民的原籍、职业、迁入方向和人口数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河北地区的移民人口主要来自山后和山西等地,来自山后者多分布在河北北部,来自山西者多分布于河北南部。分区而言,北平、永平和河间三府接受的移民最多,以致于超过土著,形成人口重建。就全省而论,移民数量约为百万,约为洪武时期河北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洪武年间的大移民中,河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是移民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关于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移民活动,国内学者曾有过一些简单的描述①,缺乏对这一移民过程、移民规模等内容的深入分析,且洪武移民和永乐移民往往相互混淆。1982年台湾大学的徐泓先生发表了题为《明代洪武年间的人口移徙》的长篇论文②,文章讨论的虽然是全国范围内的移民活动,却也对河北地区的移民作了详细的分析。徐泓先生并非仅仅根据几条文献记载作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论,而是对有关记载最丰富的《明实录》作彻底地清理爬梳,尔后对所有记载进行移民时间、移民人口、移民方向和移民动因等项目的统计分析,并辅以地方志以及其他资料进行论证。令人遗憾的是,他的研究也未以区域研究作为基础,所勾勒的河北地区的移民轮廓仍然是不清晰的。因此,关于洪武时期这一区域的移民活动仍有进一步深入讨论的必要。

      洪武时代的河北地区,称为北平,是与其他布政司并列的一级行政区,其辖境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的大部分及北京市和天津市。下辖则包括北平、永平、河间、保定、真定、顺德、广平和大名八府。永乐北迁以后,北京城成为新首都,更名京师,北平布政司改置北直隶。兹分府论述如下:

      一、北平府

      北平府即元代的大都路,也是元大都的所在地,永乐以后改为顺天府。

      徐达大军攻入大都城后,蒙元官吏和士兵大多北逃,大都几乎成为一座空城。洪武二年(1369),范围比今天北京市还要大得多的整个北平府只有14974户,48973人③,城乡几乎成为旷野。

      明军的北伐,在北方并没有遇到真正有力量的抵抗,北平府城,作为元帝国的首都,也没有经历象样的围城之役,只是相当多的蒙元官吏与将士跟随着元顺帝逃往大漠,留下的一批则因朱元璋的命令迁往河南汴梁。所谓“徙北平在城兵民于汴梁”即是④。因此,上引资料中所称北平府的近5万人口主要是北平府城之外的农村人口。

      退守塞北的蒙古人还是常想策马南下,明帝国的北部边境存在巨大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形,徐达在屯积大军抵抗蒙古人的同时,实行移塞外边民入内的空边政策。开始时每每将蒙古降民⑤远迁至遥远的内地,如洪武元年八月将一批元故官迁往南京⑥;同年九月又迁北平在城兵民于汴梁;洪武二年迁幽燕之地的蒙古降民于南方⑦;这年十二月又有迁北口子的蒙古降民于东昌、临清等地的事件⑧。到了洪武三年,甚至有迁边塞的蒙古降军于四川的⑨;这年十二月,仍将元降将家属三千余人迁往南京⑩。可见,直到洪武三年,明政府仍是将蒙古降民作深入内徙。

      洪武三年(1370)以后,这种移徙政策发生了变化,移徙的对象不仅仅是蒙古移民,而且也包括一般的边民,内徙的地区较以前有了明显的不同。徐泓先生研究了这种政策的变化,他论证说:

      洪武三年三月,郑州知州苏琦建议:对沿边的“沙漠非要害之地,当毁其城郭,徙其人户于内地”(11)。对于这个建议,明太祖命令中书省“参酌行之”;于是中书省臣正式提出蒙古归附军民的移徙政策:诸虏归附者,不宜处边;盖夷狄之情无常,方其势穷力屈,不得已而来归,及其安养闲暇,不无观望于其间,恐一旦反侧,边镇不能制也。宜迁之内地,庶无后患(12)。

      他们认为只有将蒙古归附军民内徙,散处于汉人中间,才可收分而治之的效果。这一政策在次年为明太祖所采纳,洪武四年三月,以顺宁、宜兴等州沿边人民,“密迩虏境,虽已招降来归,安土乐生,恐其久而离散”,遂移徙其民17274户、93878口,于北平各州县屯戍(13)。同年六月,更移徙边民68644户于北平诸卫府州县(14)。从此内徙沿边蒙古归附官民将士成为既定政策,此类事件在《明太祖实录》中屡次出现……洪武七年(1374)更正式下令:“其塞外夷民,皆令迁入内地”、“官属送京师,军民居之塞内”(15)。

      的确,洪武四年三月迁降民9万余人于各州县屯戍一事却说明与此前内徙的方向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不再大规模地迁降民深入内地,而是迁于北平屯戍,所谓屯戍,当是军屯,体现了一种新的以降民实边的战略方针。

      之所以将这些所谓的顺宁、宜兴州的沿边之民称为降民,是因为徐达给朱元璋的奏章中称为“仍以其旧部将校抚绥安集之”,当是故元士卒无疑。迁降民仍以军伍约束之,并令其屯戍,可能是将他们编入了军卫之中。

      顺宁即今河北西北部的宜化县,宜兴州则在河北北部古北口外今滦平县地,都处于燕山山脉的北侧。虽然从行政区来看,从宣化及宜兴一带往燕山以南的北平诸州县移民,属于同一行政区内的人口迁移,但由于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属不同的地理带,类似南京的徽州人迁往长江以北的安徽其他地区,依我们有关移民的定义,也就有了讨论的必要。

      洪武四年的闰三月,明政府继续补充北平府的军卫,这次移民的来源是北平和山东二省的元汉军人46705人(16)。可能包括来自塞外的故元军人。

      同年六月,徐达大军深入蒙古草原,大战告捷,于是又从北平山后地区(今河北宣化至辽宁辽阳地区)往内地移民,迁出35800户,共197200人,“散处卫府,籍为军者给以粮,籍为民者给田以耕”(17)。只是资料中未言明散处的卫府为何。根据上引资料中的移民事,我们推测山后移民中的故元降民当编入军伍,而沿边的百姓则仍给其民籍。由于洪武时期北平府境内的军卫并不很多,本年的三月和闰三月间二次补充给北平军卫的降民已达14万余人,就人数而言,已达4.5个标准卫的兵力,所以更多地补充兵力是不必要的。为此,这近二十万人口中的军籍人口必定不多。大批的民籍移民如迁往北平府的话,必有所说明,此处并未予以说明,完全有可能是将其中的一部分迁往了北平以外的诸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