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毓周 南京大学历史系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中国史前农业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这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经过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无论在作物培植,还是在农具使用、耕作技术和灌溉系统诸方面均具特色的史前稻作农业。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这一地区的史前农业最早发端于太湖水网地区和宁绍地区,大体经历了河姆渡—罗家角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三个时期,完成了“新石器革命”,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稻作农业发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中国史前农业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根据历年发掘所获的考古资料,太湖地区及其邻近的宁绍地区可能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中心,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即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稻作农业,并开始培育籼、粳两个稻谷的主要亚种。此后又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田块整治制度和灌水、排水系统,在进入文明的前夜,成功地完成了“新石器革命”(neolithicrevolution),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发展和进步与全新世的生态环境变化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

      在中国农业发达史上,江南地区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地区。这里的农业不仅在历史时期以“鱼米之乡”闻名于世,即使在史前也是中国农业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由于各种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交互影响,这里最早形成了以水稻为种植对象的原始农业,经过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无论在作物培植、还是在农具使用、耕作技术和灌溉系统等方面均具独立特色的史前稻作农业文化。根据近年考古发现,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最早发源于太湖水网地区和宁绍地区,大体经历了河姆渡—罗家角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三个时期。在此之前,还曾经历过由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从采集经济向野生作物培植的漫长阶段。

      一、江南地区史前农业的萌发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目前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仍然较少。但在1981年在太湖水网地区的北邻镇江丹徒县的莲花洞曾经发现一枚智人臼齿和一批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①,其时代应在1万年以前。1985年春,考古工作者又在苏州吴县的三山岛西北端发现了一处旧石器地点,经过发掘共出土石器5,000余件,这些石器多以燧石、石髓、玛 等原料制成,种类有石核、石片、石器和具有使用痕迹的石片,按其形态可分为刮削器、尖状器、锥、钻、砍砸器和雕刻器多种类型,其中尤以石片、刮削器为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根据同四川富林旧石器的比较,其时代应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最后阶段,距今约在1万年或稍晚的时期②。这是长江下游地区目前已发现的唯一的旧石器地点,不仅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上的空白,对于我们探索江南地区史前农业的起源和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两地的发现,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太湖地区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约在距今1万年以前,正处于更新世与全新世的交替过程中。由于吴县三山岛石制品的大部分特征均与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富林石制品十分接近,这批石制品的主人有可能是由长江上游地区逐步移徙到太湖地区。从他们遗留的石器类型看,这一时期的太湖地区尚无原始农业可言,主要是靠采集和渔猎来维持当时远古人类的生存。这种原始的采集和渔猎生活主要是靠木棒打、采树上的果实,以石片、砍砸器、尖状器来采掘、切割植物的块根和茎皮,以砍砸器和尖状器来猎获各类可食性哺乳动物和鱼类,并以石片和刮削器来剥取哺乳动物和鱼类的皮肉。如果考虑到吴县三山岛的地理生态环境。采集和渔捞可能是当时维持人们生存的主要手段,因而石器中石片和刮削器数量特多。在原始农业产生以前,江南地区的原始人类只能过着一种诸如《淮南子·修务训》等书所言:“茹草饮水,采树木之食”的生活。

      目前,国内外大多研究全新世环境的学者普遍认为,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生产技能的发展是和进入全新世之后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步好转分不开的。例如,赖特等人即曾认为,在更新世冰川活动期间,由于环境恶劣,人类不得不被迫走出山地来到平原,大约在距今11,000到1万年以后,随着气候逐渐回暖、环境好转,人类开始在平原地区进行最初的动植物驯化和栽培活动③。这一看法和我国江南地区的农业产生的情况应当说是大体一致的。

      虽然目前我们尚未发现足以说明江南地区原始农业产生和形成的考古资料,但不少研究者都认为70年代以来浙江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和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和稻作农具,说明太湖地区和宁绍地区可能为中国的稻作起源中心④。而在河姆渡文化和罗家角文化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至7000年间),应当存在过一种比较原始的稻作农业。这一原始稻作农业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气候回暖,使普通野生稻逐渐向北扩散,同时使一些多年生野生稻向一年生野生稻转化,在长江下游可能出现了有如今天在江苏北部生长的稆稻或安徽巢湖生长的稃稻那样比较接近粳稻的野生稻,经过人工培植后逐步演变为原始粳稻。与此同时,在南岭甚至华南一带的野生稻也经人工培植后逐步演变为原始籼稻,并传播到江南地区⑤。江南地区有了这种稻作的主要品种,原始的史前稻作农业便逐步萌发,终于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稻作农业。

      二、河姆渡—罗家角早期文化时期江南史前农业的发展

      河姆渡文化和罗家角文化是宁绍地区和太湖水网地区两个并行发展的新石器文化。其中罗家角文化的四个文化堆积层虽属同一文化系统,但是由于考古学界的认识不同,有人把它们全部划归马家浜文化⑥,也有人将它的第三、四层作为早期遗存从马家浜文化中分出,而认为罗家角的第一、二层为晚期遗存,属马家浜文化类型,从而论定马家浜文化是直承罗家角早期文化的⑦。考虑到罗家角文化中早、晚两期器物绳纹装饰的出现与消失有明显的不同,我基本上赞同将罗家角早期遗存划出作为马家浜文化的先导的意见。在讨论江南史前农业时,也把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层文化列为早期,而把这两处文化遗址的早期文化统称为“河姆渡—罗家角早期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