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区域特点

作 者:
陈桦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清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Un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an important feat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particularly in Qing dynasty.This was noticeable 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upon the social evolution.This paper analysed the basic manifestations of un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hisorical reasons in the 18th century China.Considering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such as politics,eco nomy and culture.this paper divided China of Qing dynasty into 8 economic regions.discusse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economy inthe whole Qing history.especially in the 18th century.and described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damental conditions in all regions.

      一、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就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而言,十八世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结束了明末清初战乱,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以后,社会秩序开始稳定,经济逐渐恢复,进入十八世纪,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其间不论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生产水平和规模都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其中农业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该世纪末,全国在册耕地已接近八亿亩。水稻、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品种得到推广,农田水利的修建也比前代有了较大进步,全国粮食产量增加。边疆地区农业经济面貌的改变尤为显著,成为十八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时,手工业生产的范围愈加广泛,产量增加,生产水平也有一定提高。商业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数量增多,在全国,一些商品已经形成较固定的流通路线和网络,以某些大、中城市为中心,形成区域性市场。

      十八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种发展始终呈不平衡状态。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特点均不相同,其间之差距甚至还非常大。

      不平衡性是人类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特征。任何一个社会和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发展水平,都取决于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自然条件、劳动者自身素质、历史传承性。自然条件对于社会生产的影响与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农业、畜牧业,还是工业,以至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自然界的地形地貌、土壤状况、水资源条件、气候因素等,都直接决定着人们劳动的方式、产品的种类及产量,甚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走向。劳动生产率的高下也与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劳动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的时间各不相同。”①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讲,它的地位也是最重要的。任何形式的生产活动,都必须由劳动的人来实现,因此劳动者本身的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水平、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习俗等,直接关系着劳动的质量和效能。在其它因素都基本相似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将产生不同的生产效果。

      历史的传承性,讲的是劳动者的社会条件,这里面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历史传统、民族特点等。每一个劳动者在社会中并不是独自地进行生产活动,他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劳动者发生关系。劳动者从其父辈那里接受生活知识、生产知识和社会知识,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与此同时,客观上又同其他劳动者保持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传统的影响与社会的联系,不仅制约着劳动者能力的发挥,而且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本身。

      不同的地区,它们所具备的自然条件、劳动者素质和历史传承性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特征方面,表现出不同,存在着差异,这也就是所谓的不平衡性。由此,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必然的。一个国家的地域越广大,幅员愈辽阔,地区间的差异性即越明显,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也就愈突出。

      清代正是这样一个地域广大,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因此其社会生产在不同的地区,即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在蒙古地区,大漠与草原造就了游牧业的经济模式。在西部的藏族区域,三千米以上的海拔高度以及高寒气候,形成了以高寒牧业为主,辅之以农业种植的混合型经济。在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湍急汹险的水道,致使该地平原少,山地多,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农业耕作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而在黄河流域,由于大河灌溉的便利条件,以及悠久的文明开发历史,形成了华北平原传统的农业旱作区。在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广阔的平原,丰富的水资源,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气候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这里的农业生产具有较高的收获量,水稻大面积栽培,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较普遍,商品经济相对发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