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研究述评

——封建地主制前期(以战国秦汉为中心)

作 者:
叶茂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生产和交换,是社会经济中两种具有不同发展规律、而又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基本职能,恩格斯称之为“经济曲线的横座标和纵座标”。因此,经济史研究不但要重视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而且要重视历史的交换、流通和市场。当前,中共十四大已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摸清我国传统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历史借鉴,更成为摆在中国经济史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在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化等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问题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涌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过,这些研究仍有不足之处。例如,人们较多注意我国历史上一般商品流通的状况,对市场机制在我国历史上作用的方式、范围和特点,以及制约和影响这种作用的内外诸因素,研究得还不够。又如,人们对我国历史上的商品市场研究较多,对要素市场(或其胚芽)的研究则相当薄弱。这些问题对中国交换史与市场史研究的深入无疑是重要的。至于我国传统市场和传统经济的一些特点,对我国近代化进程和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或反或正的作用和影响,也值得我们一步探索。本刊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就上述问题发表意见、提供成果。为了推动讨论的深入,本刊约请了几位同志就近十多年来关于传统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史的研究,分阶段地进行评述。这些评述还不能说是全面的周到的。我们的用意在于抛砖引玉。

      ——本刊编辑部

      战国至中唐是我国封建地主制的前期,其中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发展比较突出,且学术界歧见较多,以下作择要介绍。

      一、总体估计的差异

      我国自战国以来,随着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商品经济比前代有较大的发展,对此,学术界看法大体一致,但对其发展的程度和性质、趋势和走向,认识则大相径庭。主流的看法是:战国秦汉商品经济虽有突出发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仅是自然经济的附庸和补充。估计比较高,并形成理论体系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资本主义因素说:代表人是傅筑夫。他认为我国春秋中期以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领主制),春秋战国之际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有了突出的发展,产生了日益增长的资本主义因素,表现为:①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与市场的扩大,②贵金属黄金大量进入流通,实行事实上的金本位制,③富商大贾已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经营着一批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企业。但这些资本主义因素后来没有获得发展,以致形成变态的封建制度。邓福秋在其基础上予以发展,认为西汉相互联系的大大小小的商业经济区,已构成以洛阳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自然经济已解体,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平均利润率,司马迁笔下追逐“什二之利”的“素封”们,是以产业资本家为主体的新兴资产阶级。(2)

      2.古典经济说:大抵主张魏晋封建说的学者都从高估计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把它作为我国从不发达奴隶制向发达奴隶制转变之契机,而把魏晋封建制的形成与中古自然经济相联系。使这种观点条理化的是赵俪生,他提出中国经济史上的三个转折:第一个转折以前524年周景王铸大钱为标志,由上古共同体自然经济向秦汉期古典经济过渡;第二个转折以公元86年东汉章帝朝议尽封钱和190年董卓尽废五铢钱为标志,由秦汉期古典经济向中古期自然经济过渡;第三个转折以公元780年推行两税法为标志,由中古期自然经济向近古期商品、货币、交换相对发展的地主经济过渡。所谓“古典经济”,是指商品、货币、交换有一定发达为条件,个体农业与手工业有一定分离为特征的一种经济。(20)秦晖在这基础上作了发挥,认为汉代借贷是在发达的古典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与封建高利贷异质的借贷关系,(23)并从五个方面(尤其是货币制度与市场机制)论证了汉代商品经济水平高于唐代,指出汉代文明以古典商品经济为基础,唐代文明则以中古自然经济为基础。(23b)

      3.市场经济说:美籍华人赵冈强调私有财产权必然导致市场经济;中国早就实行财产私有制,市场经济也早已存在。上古井田制是以个体农户为基础的国有土地平均分配、计口授田的制度,个体农户虽无土地所有权,但有份地使用权及其产品支配权。商鞅变法,废井田,土地可以买卖,中国开始有完整的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21a)他的《中国经济制度史论》就是按照这种认识撰写的,市场与人口构成他的经济史体系的两根主线。(21b)

      对上述较高的估计,一些学者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意见。如郭庠林、张立英认为我国商品经济虽比春秋发达,但充其量是简单商品经济。(24)曹应旺亦指出战国农业手工业中的商品生产只能充当自然经济的婢女。(26)李运元不同意战国资本主义萌芽论,他以拜占庭为例,说明封建社会早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并不可异,而战国商品经济与西欧十四、五世纪情形并不可比。(13)张南承认发达奴隶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联系,但认为西汉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水平低于鼎盛时期罗马,不具备实行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奴隶制的经济条件。(16b)关于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有的学者持逐步高涨或波浪式发展观点,而与大起大落的“转折”论相区别。如李埏认为我国历史上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长期并存,相互制约、此消彼长,此进彼退,总趋势如下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