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进化与社会系统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建革 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图书馆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以“人口压力”为理论切入口,从总体上论述了前工业化社会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发展阶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结构的演变,并以此构建了古代农业进化的理论模式,然后又用这种理论模式对中国数千年农业发展和社会演化作了宏观上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社会里,农业的发展对古代社会结构的演替起决定性的作用。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各种传统的生产要素依次集约利用,每一种新要素的启用都会引起农业技术产生一次大的进步,而这种新要素的启用和技术进步往往要求原来的生产规模做出相应的调整,规模的调整往往要求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做相应的调整,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关于这一点,西方的社会学家甚至把生态学中的“协同进化”概念引入到社会发展中去,Norgaard(1981,1984)认为农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的协同进化过程①。

      一、进化与演变的经济学模式

      人类学家对现存的各种食物生产制度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农业生产制度越集约化与之相适应的人口密度越大,地域联系越广泛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越复杂(表1)。

      从历史上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本质上也就是集约化过程的逐步加强。在前工业社会里,社会的发展表现在农业生产对动植物品种、土地、劳动力、水诸种生产要素的不断集约利用。

      农业集约化的发展与社会组织规模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有其经济学上的意义。图一至三中的F点即代表着这种集约规模。

      在图一中,a,b代表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相对稀少的食物生产曲线,所对应的历史阶段是史前的采猎时代。在那个时代里,以较少的能量投入,或者说劳动力投入,便可获得较大的产出。在这种资源充足的生产条件下,社会组织基本上以血缘核心家庭为主,也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部落社会。

      表1.食物生产制度及其与之相对应的人口和社会形态

      

      资料来源:Lee 1969,Pimental 1979,Harris 1971,Conklin 1957,Fel and Chang 1945.

      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生产的边际效益便会下降,图一中C曲线的OF段的斜率便是低于a.b的,在这种情况下历史要求人类采用新的技术以增加生产,以此来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图一中C曲线中的FC段便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技术。图二和图三中的F[,1]点, 代表着原始的休耕农业替代了采猎生产,因而使生产出现了较大的提高。但这种提高是以生产中某种非限制要素的集约化利用程度的提高为前提条件的,在进入农业时代以后,由于渔猎、土地、森林等资源逐步受到了限制,人类就逐步靠投入劳动力以提高产量。由于劳动力的组织调动规模不同,因而社会组织结构也就依次发生相应的变化,古代的农村公社适应于原始的休耕农业;中央集权和小农经济适合于永久的连作复种式的水利农业(见图二)。

      

      图一 F点的规模效益

      

      图二 三种不同农业形态的F点

      农业从一开始便是在采猎生产方式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才发生的,原始农业最初集约利用的生产要素是动植物品种,用于农业的驯化品种是人类对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实行人工干预的结果。这些驯化物种的数量从农业一开始到现在一直没发生重大数量变化,说明在很早以前,人类对动植物物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就已经达到了效益递减状态。进一步的人口增长只能要求人们寻找和启动新的生产要素。

      原始的休耕农业也包括几种不同的技术形态,基本上是在不同的人口密度下与不同的生态条件相结合而出现依次进化和发展的(表2)。农业一开始所采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森林耕作,或者说“刀耕火种”,这种森林休耕农业要求有充足的森林,人们每年所进行种植的面积只占周期性被利用森林总面积的1/15-1/25②,因为森林的恢复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如果森林面积是一定的话,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必然会增加在同一块土地上的种植规模和频率,也就相应地减少了休耕期,这样森林植被就难以重新被恢复,这时形成的往往是3年以上10以下的灌木休耕,灌木植被往往难以阻挡杂草的入侵,同时由于火耕时地面干物质层相对比较少,火的威力不足以彻底清除杂草和一些病虫害,这样如要维持正常的种植必须进行人为的锄耕才行,这样人的劳动力投入又进一步增加了。但这种锄耕可以由家庭劳动力在种植期间长期维持。而火耕特别是森林耕作制的火耕,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往往需要原始的农村公社组织进行协调。另外,农村公社组织在维持休耕期,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定期地分配土地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人口压力使休耕期减少到1-3年时,公社组织的主要功能仅限于分配土地了。在短期休耕的农业中由于锄耕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农经济形态也愈来愈完善和发达。

      

      图三 F1.F2.F3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位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