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民间投资波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勇 曹文炼 国家计委经济政策协调司

原文出处:
宏观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国内不少舆论都呼吁要重视民间投资下降的问题,还有人认为政府投资挤出了民间投资。如何认识近年来民间投资发展状况及其波动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各方面都极为关注。这既是宏观调控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从历史发展轨迹看民间投资增长的波动

      关于民营经济的范围,我国理论界实际上存在大、中、小三种统计口径:大口径是指全部非国有企业,中口径为非公有企业(国有和集体企业除外),小口径仅指国内居民开办的个体和私营企业(将外资和其他经济成份除外)。为了引用现行统计数据的方便,我们在此使用小口径的民营经济概念,民间投资即指个体和私营企业的投资,这与去年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表述也较吻合。

      从1981—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2%,国有单位投资年均递增17.5%,集体单位投资年均递增27%,个体投资年均递增20.65%,按增幅排序依次是集体、个体、国有投资。 从三种经济成份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看,1980年国有经济投资占81.9%,集体经济仅占5%,个体经济占13.1%。到1999年, 三种经济成份投资所占比重分别为53.4%、14.5%和14.1%(三者之和不等于100%, 因为还有其他经济成份)。国有投资、集体投资的比重分别表现为下降和上升,个体投资比重只是略有提高(由于私营经济投资目前尚未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因此个体投资中不含该项投资)。

      1981—199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概况表 单位:%

       全社会 国有

      集体

      个体 其他

      1981

      5.5

      -10.5 150.4

      49.8

      1982 28.026.6

      51.3

      18.2

      1983 16.212.6 -10.3

      52.7

      1984 28.224.5

      52.7

      27.1

      1985 38.841.8

      37.2

      30.9

      1986 22.723.7

      19.6

      21.3

      1987 21.517.8

      39.6

      22.6

      1988 25.423.3

      30.1

      28.4

      1989 -7.2-7.0 -19.91.0

      1990

      2.4 6.3

      -7.1

      -3.0

      1991 23.924.4

      31.7

      18.1

      1992 44.448.1

      94.83.3

      1993 61.844.1

      70.5

      20.8

      1994 30.421.3

      19.1

      33.5 99.4

      1995 17.513.3

      19.2

      29.9 21.3

      1996 14.810.6

      11.3

      25.4 23.7

      1997

      8.8 9.05.56.8 13.0

      1998 13.917.48.99.2 11.6

      1999

      5.1 3.83.57.9

      5.3

      注:“其他”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等;“投资增幅”是指当年投资比上年的增长幅度,即年环比。

      再从不同发展时期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1981—1988年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集体和个体投资的高速增长时期。1989—1990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对固定资产投资采取了釜底抽薪即砍项目的办法,实行“硬着陆”,国有、集体和个体投资都出现了负增长。从1991年起,各类投资出现恢复性增长,在1992 年和1993年达到高峰。在随后的再次治理通货膨胀时期, 宏观调控注重“软着陆”,并没有大砍在建项目,各类投资增幅逐年下降,但在1994 —1996年间仍然保持着两位数的较高增长率, 个体经济投资在这期间不仅没有受到抑制,而且增长率甚至超过经济过热的1992—1993年。1997年以后,主要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大环境的影响,民间投资才出现陡降,但去年的增幅又居各类投资之首。

      进一步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从各类投资增长的历史轨迹来看,以个体经济投资为代表的民间投资,相对于国有投资和集体投资而言,年度之间的波动幅度是最小的。 以两个最突出的调整时期为例:1989 年比1988年国有、集体投资实际增幅分别下降30个和50个百分点,个体投资实际增幅下降2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抗跌性好于公有制经济。1991—1996年,国有、集体投资大起大落很明显, 民间投资运行基本平稳。 1997年以来,受国外、国内大环境的影响,民间投资增幅明显趋缓,但与其他各类投资相比,差距并不显著。去年以来情况已经改变,今年上半年经初步统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其中国有经济等投资增长12.1%,集体投资增长7%,个体投资增长8.6%,表明各类主体的投资都出现恢复性增长。

      因此,总的来看,近年来民间投资增幅的下降,并非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的异常情况,更不是加大政府投资后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反,统计数据表明,政府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扩大货币信贷投放的政策,已经对恢复民间投资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