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循化县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战略调整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玉芳,青海民院民研所 实习研究员

原文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

内容提要:

我国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经过二十几年的蓬勃发展之后,发展势头开始有所下降。本文选择西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循化乡镇企业,针对其发展出现滞后的状态,着重分析内因和周围环境变化,并提出几点调整策略。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分类号:F276.3;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00)02-0021-05

      我国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坚实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竞争对手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开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

      处于西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循化乡镇企业在经过近20年的辉煌历程,逐步形成了以畜产品为主,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为副的辐射结构。据统计资料显示:1980~1996年间,全县乡镇企业由126 家增加到1299家,职工人数由883人增加到5501人,企业总产值由99.5 万元增加到13800万元,平均年增长36.1046%,利润由8.94万元增加到1458万元,平均年增长37.4916%。但从1997年之后, 乡镇企业的这种格局发生了变化,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牛绒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冲击,价格和产量开始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总体水平,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下降到20%左右,企业的发展表现出相对滞后的趋势。

      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很多,从国际环境看,经济的全球化,使产品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受到冲击,乡企的外贸出口难度加大,而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步伐的加快,国外商品不断涌入国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乡企的竞争队伍不断扩大。然而对于出口贸易比例不大的乡企来说,出现发展滞后主要是由国内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的状况决定的。

      (一)政策优势弱化。循化乡镇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和地区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明确了积极扶持,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例如:对新办乡镇企业减免税收政策、对“老、少、边、穷”企业减免税收政策、信贷优惠政策和税前还贷政策,可以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从1993年开始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乡企的资金来源日益紧缩。1994年,国家开始实行新税收制,开征新的税种,取消部分对乡镇企业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失去政策优势的乡镇企业同国有企业、国外企业平等竞争。

      (二)市场的转变。循化乡镇企业在产生和兴起阶段,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产品供不应求,早期甚至出现凭票供应;价格趋于上涨;国企竞争能力不强。这给素以经营机制灵活的乡镇企业带来了发展壮大的契机。进入90年代中后期,这种市场环境逐步消失。据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初,国内601种主要商品中,有74.2%供求相衡,25.8%供过于求, 已经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商品。我国市场已经具有了买方市场的特征,这种条件,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企业要以销定产,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进行生产规划,因此使得企业产品销售难度加大;产品价格趋于下降,企业的盈利环境恶化;项目选择空间缩小。另一方面,随着买方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一个多元化的经济竞争已开始形成:1、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改革,凭借雄厚的技术、 人才优势焕发生机,与乡镇企业形成竞争之势;2、城市集体企业重振雄风, 与乡镇企业形成新的抗衡;3、 非公在制企业随着政策的放宽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给乡镇企业以新的压力;4、 国外产品的不断涌入占领了国内市场。因此企业在适应这种市场环境时期,发展进程必定会有不如人愿之处。

      (三)部分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循化县乡镇企业绝大多数是在“小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十多年来,乡镇企业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大部分企业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这表现在三个方面:1、 企业职工素质较低。乡镇企业的职工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据统计:1992年底,全县乡镇企业职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9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2.1%,初中文化程度的有502人,占11.7%,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达3680人,占86.2%。2、 技术素质较低。一方面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队伍总量少。循化乡镇企业在发展阶段也曾做过不少的努力,通过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来缓解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在很长时间内仍然缺乏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企业的机器设备和其他技术设备的现代化程度较低,技术创新能力弱。技术引进是以高成本的成套设备技术引进为主,由于受职工文化素质的影响,企业很难吸收和消化引进的技术。3、 管理素质较低。一方面,循化乡镇企业大部分的管理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家族化特征,构成父子核心、“阿格乃”核心、“孔木散”以及亲戚核心,这类形式容易受感情因素的制约,而造成权责不明、多头领导、分工不清的状况。另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将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和前途,其是否具有优秀的管理才干和领导能力,对企业显得至关重要。循化乡镇企业在快速发展时期,曾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能只靠最初的胆识和现已落伍的知识领导企业,而是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目前乡镇企业家和职工的素质都有待提高,以便适应新的环境。

      (四)规模小,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1 )目前乡镇企业以中小型居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势单力薄,是“麻雀虽小,五脏六肺俱全”型的企业,虽然这种类型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够运行得游刃有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面对的市场冲击越来越大,企业既无法致力于生产销售,又无法运用高科技准确地搜集商场信息。正所谓“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不了解市场信息与竞争对手的情况又怎能做到百战百胜呢?循化县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以粗放式发展企业规模,企业个数直线上升,据统计:1980年~1985年,短短的五年间,企业个数由116家增加到832家,增长6 倍多,而从业人数由883人增加到1973人,增长1倍多,企业平均人数反而从8人减少到2人。平均从业人员的增长出现负指标,企业个数盲目扩张,而实质性的内涵却没有增长。可想而知,不到5 人的企业有何精力去面对多元化的激烈竞争、立足于如战场的市场呢?(2)在产业结构上, 乡镇企业产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少;从事商业、饮食等传统服务业的多,从事工业及第二产业以及信息咨询等新型第三产业的比较少,加上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趋同,造成资源利用的低效高耗和投资效益的下降。表现在产品结构上,产品单一:资源品、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大,最终产品、名牌产品、高档产品所占比重小。小规模、结构单一趋同的乡镇企业是难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胜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