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非公经济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也经历了太多的巨星陨落。“飞龙折翅”、“巨人跌倒”、“爱多风波”等一系列民营企业亏损倒闭事件提醒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们:如果不在新的世纪走出诸多管理的误区,营建规范有序的管理模式,难免会有更多的悲剧上演。 疏于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 对许多民营企业家来说,企业管理只能算是严格管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民营企业虽然机构设置齐全,但在企业家们家长式的管制下大多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有时把民营企业法宝之一的灵活机制玩得过火。三株的成功归于其超级营销网络,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其营销队伍的不断扩大,机构日益臃肿,层次逐渐增多,上下层信息传递日益被扭曲变形,最终出现了管理失控,极大影响了高层的正确决策。 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管理 家族式管理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企业起步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无力吸引、招聘高级人才,只能靠亲戚朋友来帮忙,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础之一,但同时也是长远发展的隐患。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已身居高位的“开企功臣”,逐渐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飞龙集团总裁姜伟就曾痛定思痛地说过这样一番话:“创业时一帮同甘共苦的难兄难弟,如今都成了元老,身居高位。只可惜,他们早已很难胜任日益膨胀的集团领导工作,占着位子,别人上不来不说,还不甘寂寞地乱发号施令,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首尾难顾的产业多元化 民营企业在“船大抗风浪”的思想推动下,盲目地掀起“产业多元化”的风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民营企业家们担心将全部资产系于一个行业会一损俱损,便提出了产业多元化。这种“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以减少风险的做法固然不错,但由于决策及执行过程中的盲目性,一些民营企业到头来却是以己之短拼人之长,四面出击而首尾难顾。太阳神集团就是由于企业对保健品市场前景的怀疑,决定寻找“多角支撑点”,涉足的领域包括汽车、化妆品、石油、边贸等,耗去集团3.4亿元家产,结果是公司元气大伤,而且延误了主业的深度发展。 跟着感觉走的战略规划 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在特定历史机遇下,凭借企业家们的胆略和顽强获得成功的,其中不乏偶然因素。由于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在企业取得成功之后易于盲目乐观、头脑发热、急功近利,使得他们大多忽略了对企业的规范和发展战略的规划。这些均造成了民营企业的“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因而民营企业家决策往往凭借感觉,缺乏理性分析。 过把瘾就死的资本运营 一些民营企业对“资本运营是高级形态,产品经营是低级形态,产品经营要转向资本经营”的提法片面理解,把资本运营当主业来抓,进入了资本运营的误区,如同“盲人骑瞎马”,风险极大。为了迅速扩大规模,一些企业盲目地进行兼并,结果企业表面上成了“巨无霸”,但由于内部管理跟不上,必然导致经济效益下滑甚至亏损倒闭。 引火烧身的广告策略 民营企业大多把“王婆卖瓜法”用过了头,陷入了广告效应的误区。企业从原来不懂得宣传、不重视宣传,到说与做并重、名与实并重,无疑是一大进步,甚至有时有点“过分”也可以理解。但凡事要有个度,如果把它用到了不适当的程度,就可能引火上身。更有甚者,实行所谓的“概念经济”,这类企业并不是致力于产品开发和提供服务,而是致力于创造和经营一种概念,寄希望于通过广告宣传一夜成名。殊不知这只是一种不正常的强卖强买式的“强化教育”,迟早会被消费者所识破和抛弃。爱多与秦池等“标王”的陨落就很值得人们去思考。 通过上述民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民营企业从“成功到死亡”,归根结底都是管理惹的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迈入新世纪的民营企业家们,只有实现从经验型、技术型向管理技术复合型转变,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