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科村的启示

——个体私营经济与川西牧区产业升级

作 者:

作者简介:
寇学仁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李锦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原文出处:
天府新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甲科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红星乡,与甘肃省碌曲县郎木寺乡隔白龙江相望。全村共95户,575人,除1户汉族、1户藏族、几户东乡族、保安族外,均是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注:本文调查时间为1997年8月。)

      甲科村旧称甲科寨,历史上就是川、甘、青三省商品交流的必经之处。这里是从松潘出发,到若尔盖阿西后分道的运输古道若夏路(注:若夏路指若尔盖阿西经拉卜楞寺至甘肃临夏、临洮、兰州的道路。)和若临路(注:若临路指若尔盖阿西至甘肃临潭的道路。)的交叉点。这两条古道是川甘青茶马贸易古道,在清朝之前,就有松潘、临潭、夏河、洮州的回汉商人进入这里,用耗牛驮上茶叶、盐巴、百货和宗教民族用品,临时搭上帐蓬,以物易物交换当地藏族的畜产品、药材及土特产品。清末,藏商、寺庙商也开始增多。每年冬季到来,回汉藏商寺庙商就集中在黄胜关外的打更戈,自发地组成茶马互市的帮口会进行交易。然后到若尔盖十二部落、三果洛、阿坝三部落、俄洛三部落、纳尔代二税落以及青海果帐房三部落,还有润坞热贡、保安、甘肃达直部落等地交换畜产品。到第二年6月中旬,又顺此通道到松潘县城进行“皮庄会”交易。农历十月初一前将鹿茸送到灌县药栈,参加灌县的“草庄会”。(注:“皮庄会”交易优良皮毛,“茸庄会”则交易以鹿茸为主的珍稀药材。)1958年,国道213线建成,成为川、甘、青、藏四省相联的大动脉,甲科村的经济优势也更为明显。

      甲科村的村民大多为祖籍甘肃临夏和临潭的回族,其先辈于清代开始进入这里经商。那时他们用耗牛驮运羊皮羊毛到夏河、临潭,将肉牛赶到松潘,换回面粉和菜油运到牧区,还到成都驮运大茶,用酥油和奶渣、茶到青海换盐……。到清代末年,已有10多户人定居此地,从事以物易物的商业和季节性的驮运。到民国时期,增加为28户。1958年民主改革时,已有30多户、186人定居于此。

      一、甲科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概况

      甲科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1958年前和1982年后两个阶段,前者是缓慢发展阶段,后者是高速发展阶段。

      1958年以前,甲科村个体经济基本上属于自然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缓慢。这一时期的甲科村民,主要从事以物易物的商业和驮运业,大多数是小商小贩。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丁全喜、张存福、马海彦、敏顺喜四家。丁家是最殷实的,也不过100多头驮牛,每年在阴历4-12月间,约可驮运菜油、面粉2万斤,大茶400包,盐巴2万斤和一些畜产品。张家有驮牛60多头,马家、敏家都是40多头。驮牛经商很艰苦,加上当时社会秩序混乱,还要沿途给寺院喇嘛、牧主、土官老民上保护费,获利也不多。因而有100多头驮牛的丁家,也只是偶尔雇1-2名雇工帮忙,大多数时候还是自己赶牛经商、驮运。

      1958年民主改革完成后,个体工商业被取缔。甲科村村民在国家组织下转向农牧业生产,一面开荒种植青稞、油菜,一面在人均8亩的草场上放牧。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活十分困难,村民们都偷偷做点小生意,贩卖面粉和民族用品贴补家用。是全县最穷,资本主义尾巴最厉害的村,历经数次工作组整顿而不绝。

      1978年以后,随着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县里放宽了对小商小贩的登记范围,放宽了允许上市物资,取消了地区封锁,允许长途贩运,鼓励多渠道经营,甲科村村民渐渐扩大了商业经营的范围。

      1982年3月包产到组后,他们把70户人家分为9个组,四处去经商,经商情况如下1。

      表1:甲科村1982年商业、交通运输经营情况

      经营地点 经营范围

      经营工具经营人员(人)

      若尔盖县城 服务业7

      铁布区国营林场 服务业5

      牧场

      商业(流动售货 以物易物) 拖拉机 5

      若尔盖全县短途运输拖拉机35

      从事商业和贩运,使全村当年的人均收入猛增至140元,比1981年的60.36元增加1倍还多。1982年的收入情况见表2。

      表2:甲科村1982年收入情况(现价)

       70户、431人 (单位:元)

      收入数额占总收入比重(%)

      农业收入 14516.4016.10

      牧业收入 23663.4126.25

      副业收入 43363.0948.10

      其他收入

      8609.24 9.55

      合 计90152.14

      100

      由此可见,当年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所获收入即占全部收入的48.10%,接近半壁河山。

      1983年包产到户后,大家纷纷承包原来大队的交通工具从事贩运。加之当时川甘两座寺庙都开始修建,人流量大,村里不少人在自己家里开了小杂货店,收入大大增加。也使人们认识到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市场和良好效益,找到了甲科村发展的路子。

      1984年,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和红星乡信用社与村民们共同商量,根据当时樟木口岸开放,大批货物要从成都运到樟木,运输能力明显不足的状况,确定了发展长途运输的目标。村里的七、八家人凑了7000元钱买了一台旧的解放牌货车,当年就赚了7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户。1985年,12家人联合到乡信用社贷款14.5万元,购买了4辆东风车搞运输,当年收入达13.3万元,1986年上半年就还清了全部贷款。此后,大家纷纷贷款买车,1987年发展到17台,1992年达到最高峰,有各型东风车42台。甲科村大多数人家成为运输专业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