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明确提出所有制形式和结构的选择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这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变革,也为个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再加上国家的政策扶持,个私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结果。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私经济也存在结构升级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个私经济的结构现状进行剖析,以求提出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结构现状 1.产业结构 1998年,个私经济从事各产业的比重为4.6:13.4:82, 第三产业的比重占绝对主体。90年代以来,个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不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在85%左右。而私营经济在行业分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90年代初期,从事第二产业的私营企业占总户数的比重超过了70%。随后,商业、饮食业、教育、科技、房地产、广告、信息、中介服务、文艺、旅游等行业的私营企业迅速增加,第三产业已逐步取得领先地位。到1996年,三产所占比重首次超过了二产,达到50.8%,1998年该比重进一步上升到55.75%。值得注意的是, 在国家加大农业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等政策的引导下,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其它产业,1997年,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个体户、私营企业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1个和0.4个百分点,1998年,又比上年分别提高了0.9和0.4个百分点。 由于我国所有制经济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构成了调整的主流,个体私营经济主要分布在一些竞争性的领域。我国工业的39个行业中,除了国有经济占垄断地位或主体地位的9个行业外,个私经济在其它30 个行业中均占有较大的比重,从而保证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2.地区结构 从个私经济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发展较早,数量较多。1998年,个私经济在东部地区的总户数是1471.32万户,占到全国总量的 45.4%;中部地区为1218.75万户,占到总量的37.6%, 西部地区为 550.23万户,占总量的17%。东部地区的私营企业不仅数量多, 而且经营规模大。在1995年中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按销售收入)排序中, 东部地区有328家,占65.6%;中、西部地区分别有114家和58家,占22.8%和11.6%。排名前10位的私营企业东部占7家。 从城乡分布看,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9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其户数占到70.4%和58.3%。近几年来,私营经济在城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8年已占到总量的62.9%。与农村比,在注册资金、从业人员和行业分布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从注册资金看,城镇私营企业高于农村78.5%;从户均从业人员看,城镇不足13人,而农村则超过了16人;从行业分布看,城镇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占到总户数的57%。农村私营企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占到66%。而个体经济在农村的总量大大超过了城镇,户数占到62.28%,从业人员占到63.05%,注册资金占到57.2%。 3.组织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私经济由以个体户为主发展成为私营企业为主,这是组织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目前,全国个体户与私营企业户数的比例为26:1。虽然私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但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11.4万元,1998年达到59.9万元。与此同时,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组织形式日趋规范化。90年代初期,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私营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1992年,在私营企业总户数中,独资企业超过了一半,占55.3%,1998年,独资、合伙企业分别为36.78%和11.46%,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首次突破一半,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51.76%, 并开始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1998年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占11.14%,技术先进、人才密集、资金雄厚的私营企业集团有1563户。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也不断扩大,1991年——1998 年间, 个体户的户均注册资金从3450元上升到1万元,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一批经营状况好、 资金雄厚、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个体工商户逐步向私营企业发展。 经济结构作为经济系统内部基本组织架构,是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本文仅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这些经济运行层面来剖析个私经营结构。 二、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认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出现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也可以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阶段。但不同阶段个私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是不同的。从我国地区情况看,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阶段或地方,个私经济发展的物质推动力必然相对较弱,拥有一定货币数量可作资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人数少,而个私经济的发展一般只能处在较低水平上。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地区特征来看,在近几年来经济增长最富活力的发达省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要快于经济落后的省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也相应地高一些,不少省区非国有经济的份额已超过国有经济。所有制结构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是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客观的生产力背景相适应的,也是我国所有制结构市场化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