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经济学家周其仁近日指出:新经济这个名词不重要,它的经济图像表现为经济成长比较快,通货膨胀比较低,失业率也比较低。但是我们对美国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改革、放松管制包括企业重组的力度。重组的短期成本付还是不付,是愿意拖还是愿意下手;包括对资本,对人力资本和对经济中的产权制度你动还是不动。这是要害所在。 互联网经济对中国的意义重大。中国虽然大致完成了工业化,潜在市场规模很大,但是市场发育程度低,全社会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不发达。商业活动交易成本高,需要大规模利用因特网技术来节约信息和交易成本,推动市场范围的扩展。发展网络经济,在短期内对扩大外资引进、带动内需和扩大就业有积极影响。而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需要通过信息网络利用知识经济,改变增长模式。 周其仁认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存在着几个约束条件。第一,资本相对还较匮乏,所以在利用外资上要下很大的功夫,这是互补的;第二,不要对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有过高的估计,目前看仍然局限于实验性的保护人口当中,就是到了3000万,对于中国12亿人口来说,也是非常小的规模,以互联网这种发展规模和水平,它的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就有独特之处;第三,商务环境不好,法制基础脆弱;第四,有巨大的传统产业有待改造,这是中国主要一个约束条件。 周其仁提出,新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不要民营资本当先锋;第二,要不要利用国际资本;第三、要不要改变现有规则的方向。这些都是要害问题。 新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而且是非常年轻的民营经济。这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在一个新兴的产业方向上,面临技术和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只有民营经济适宜充当发展中国因特网经济的先锋。民营企业对因特网机会的反应更快捷,表现更出色;创业失败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威胁则较小。 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可以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互联网经济,可以也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的经验主要是四条:政府与市场合作;私人部门为主导;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及时调整规制框架。 周其仁归纳了新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经过的不同阶段的演变。 第一波:新浪、搜狐、易得方舟。周其仁特别举了易得方舟的例子。这是清华大学几个学生创办的,现在第一期投资680万元到5月底就完了。针对的网民主要是在校人口,因为中国的大多数网民都在学校。但是它需要多大的资金支持才可以发展下去呢?一个经验参数是像这样的网站,初始投资和最后所需要投资大概是1比100。把680万乘以100才可以活到胜利的那一天。行不行呢?不知道。 第二波是8848、阿里巴巴这样的网站,它开始不光有内容,还在试图把网站变成有商业用途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这在中国是有贡献的,不管以后怎么变。 第三波是传统产业的改变。梅林正广和靠送水送出一个供应60万上海居民的网络。但是这个网络起来后,它发现还有别的功能。因为它发水票,有的家庭没有饮水机,于是水票变成货币,可以买别的东西,公司负责给居民送。然后开始用互联网对企业进行改造。这个例子给人的启示是,要认真来琢磨中国市场,不要忽略,也不要看不起。 第四波是中国的大家伙:联想、TCL。TCL是家电大王,有3500多个分销网点设在全国,现在整体向信息集团转型。TCL 的做法是首先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内部,改造内部的信息综合能力。所以中国IT产业线索也很清楚,越来越实,越来越与实际的商务结合起来。这是未来中国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种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