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三次大调整 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农村工业化进程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一)80年代初期大力发展工业,重点解决轻、重工业失衡 建国以后,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计划经济体制强有力的保障下,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目标得到了顺利实现,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严重畸形。在此宏观经济环境下,乡镇企业(当时是社队企业)的产业结构也表现出明显的畸重(工业)结构。1978年,乡镇企业的工业产值达到了总产值的近80%,在工业就业的劳动力达到了劳动力总量的近70%,而工业产值中重工业的产值比例达到了55%以上。(注:本文数据除了特别注明出处的以外,全部来自历年的乡镇企业年鉴。) 80年代初期,改革微观经营机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允许国有企业从事指令性计划外的生产,较大程度地动摇了长期僵化的计划资源配置体制,并迅速启动了严重短缺的国内消费品市场,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带动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第一次调整。突出表现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轻工业所占比例明显上升。从1978年到1981年短短3年间,轻工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份额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到1981年,轻工业的产值份额超过重工业,占据了工业产值的54%。在轻工业内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产值所占比例快速上升,由1978年的不足40%,猛地提高到1981年的53%;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产值所占比例则相应地从1978年的60%以上,快速跌至1981年的47%。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 (二)80年代中、后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984年春天,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要求各级政府从财政、信贷、税收以及物资供应等多方面提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此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演进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这一时期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变迁的突出特征是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产值及劳动力在乡镇企业总产值和劳动力总量中所占份额快速提高,由1984年以前的均不足10%,猛地分别提高到1985年的近20%和25%;这一产业结构格局并没有因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的调整和整顿,以及1992年后的高速发展而发生较大的改变。到1994年,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份额达到了25.4%的历史最高记录,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也达到近15%。 在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基本以传统的短途运输业、零星商业饮食服务业为主;经营方式以小规模的个体运输户、个体商饮户为主。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第三产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份额大大高于其产值在三次产业中所占份额。 (三)90年代中期以来转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式确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数量扩张型逐步向依靠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内涵式方向转变,市场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相对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乡镇企业发展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开始了以优化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的艰难的调整历程。 1.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呈现出向第三产业倾斜的趋势。1996年~1998年,乡镇集体企业各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例基本保持平稳;第二产业投资比例逐年递减,并以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下降为主要特征;而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则稳步上升,每年上升3~4个百分点,到1998年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例达到了13.3%。 2.乡镇企业的增加值结构变化出现了第一产业比例小幅上扬,第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例逐步提高的态势。其中,第二产业比例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增加值比例的下降。1998年,乡镇企业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乡镇企业增加值中的比例下降到了80%以下,比1994年降低了6.3个百分点;其中,同期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的降幅是5.4个百分点。 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了20%以上。 乡镇企业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结构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动趋势。到1998年,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下降到71.5%,其中,工业的劳动力比例为58.5%;第三产业劳动力比例上升到26.3%(表1)。但是, 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的降幅以及第三产业劳动力比例的增幅均明显滞后于乡镇企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化,特别是1995年以来乡镇工业劳动力的比例变化非常小。 表1 乡镇企业增加值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单位:% 乡镇企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劳动力 第一 第二 其中 第三 第一 第二 其中 第三 产业 产业 工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工业 产业 1994 1.5 84.3 75.4 14.2 2.2 71.4 57.9 26.4 1995 1.9 82.8 74.0 15.3 2.4 73.8 58.8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