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企业寻求突破性发展的途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玺玫(1965—),女,江苏宜兴人,开封大学管理科学系讲师。开封大学管理科学系,河南 开封 475004

原文出处:
开封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作为农村经济重要支柱的乡镇企业发展步伐缓慢, 优势逐渐消失。 乡镇企业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必须抓住机遇,重新审视自己合理的生存空间, 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道路,才能实现新一轮扩张。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7 期

字号:

      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3X (2000)02—0035—05

      中国乡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促进经济发展、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出口、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以及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等诸方面曾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被称作中国“异军突起”的“经济奇迹”。但是,在经历了90年代中期的高速增长以后,近两年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本文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乡镇企业本身的缺陷入手,针对乡镇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振兴乡镇企业的几点看法。

      一、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乡镇企业借助于良好的宏观体制环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与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相比,不要国家投入一分钱,完全以农村集体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依靠自身灵活的体制,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2000余万家乡镇企业,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其在中国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显上升,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企业总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2、企业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3、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

      据有关资料表明,1995年,乡镇企业数量比1985年增加了32.2%,从业人员增加了76.59%,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8.7倍, 固定资产原值增长近6倍。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乡镇企业通过自身积累,滚动发展, 或者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促进了资产的合理流动,形成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后劲的大中型企业。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共有企业集团达400多家, 这些企业从单位数上看只占乡镇集体企业数的0.2%,但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和利税却占15%左右。 在乡镇企业发达的江苏省,符合国家大中型企业标准的乡镇企业就有12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80多家,利税总额约占全省乡镇企业总量的40%以上。例如:常熟市辛庄镇的江苏隆力奇集团已拥有净资产2亿多元, 员工17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400多名,生产的产品包括5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1998年销售总额达到1.8亿元,利税4千多万元,成为国际知名的蛇产品企业。因此,“乡镇”对这样的企业来说,仅仅是企业出身所处的地域概念,“乡镇企业”已经是一顶不太合适的帽子了。

      此外,从乡镇企业生产装备及产品技术状况来看,目前,纯手工劳动只是在一些特殊工业部门还存在,半机械化生产的比重已经大为降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比重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总的状况是“两头小,中间大”,即最原始、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比重小,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比重大。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由原来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相关的一些产品发展到电子、通讯等高、精、尖产品,产品质量也逐步提高,出现了一批名优产品。全国已有50多家乡镇大中型企业采用ISO9000国际标准认证,举世闻名的容声、 雅戈尔、健力宝、森达等名牌产品都是乡镇企业生产的。1995年农业部向全社会推出216个中国乡镇企业名牌产品。有关部门评出的21 个名牌衬衫,其中乡镇企业生产的占15个。

      乡镇企业能取得以上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与其自身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运作方式分不开的。乡镇企业虽脱胎于乡村,起点低,但是,其经营体制比较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与改革尚未到位的国有企业相比,有一定的超前性。乡镇企业不捧“铁饭碗”,不吃“大锅饭”,初步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虽然也受外部环境特别是市场条件不完善的制约,现行体制也不尽完善,但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比较依然有着较强的内在活力。

      但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部分国有企业增长速度异常迅速,规模经营优势逐渐形成,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迅速发展。而乡镇企业过去依靠乡镇集体筹资、私人经营、灵活运作方式所带来的相对优势渐渐消失,大量乡镇企业很难与国有企业竞争,同时又受到民营(私营)企业强有力的冲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乡镇企业在经历了辉煌之后,是任其自生自灭还是努力探索新的增长优势,将引发我们现实的、理性的思考。

      二、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体制问题是乡镇企业进一步扩张的瓶颈环节

      乡镇企业从诞生开始,直至其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企业产权制度始终存在着产权模糊、政企不分、产权不能转让、产权配置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最早由于市场环境的不健全,对企业扩张的阻碍作用表现并不突出,甚至还没产生阻碍。由于乡镇企业归社区政府管理,企业无论大小都在社区政府的袒护下独立存在,自我满足,社区政府为突出政绩还会给乡镇企业以优惠贷款、调拨资源等扶持政策,以促进本地区企业的扩张。但是,随着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的逐步形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乡镇企业在体制方面的缺陷开始逐渐暴露,由于社区政府代替行使所有权,委托厂长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这就产生了真正所有者缺位问题。所有者缺位使乡镇企业既无来自产权主体的持久驱动力,也无来自所有权的自我约束,使得企业产权处于一种混沌状态,进而导致社区政府受益,乡镇企业扩张受损。此外,乡镇企业在产权不明晰前提下的较小规模以及产权不能流动,还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加大了运营资本的投入,无法与其他所有制形成的企业建立起有机的横向联合的专业化协作关系,出现企业产业调整滞后等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