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洗礼,中国民企在经历了千山万水、千锤百炼之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如今,比较地说,民企正处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最佳时节。 但也要看到,民企除自身因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影响而形成诸多痼疾外,在现实社会里,仍存在如旧的观念、体制、习惯等传统势力,阻碍着民企的发展。 为此,我大胆地提出以下几种民企眼下易犯的并应注意克服的问题,简称“六忌”或“六大忌”,供民企多多思考。 “一忌”:坠入多元化的陷阱 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有不少民企因奉行经营多元化而走红。可是,市场是在发展变化的,当市场的商品供应因生产力发展而逐步丰盛起来甚至过剩之后,市场态势已随之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时,民企仍坚持多元化,就不太合乎时宜了,就多数企业而言,利少弊多。 其一,多元化将会使民企的生产和经营时时处处碰到人、财、物供应不足的困难。当企业因多元化而使投入过多并引起资金不足甚至严重匮乏时,自然会使企业人为地陷入困境。如巨人集团、三株集团、沈阳飞龙等,都是这样垮下来的。 其二,多元化会使民企博而不专,很难集中精力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过硬的名牌产品来。任何人的智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企业也是这样。如果将有限或极为有限的精力、智力、时间集中办一件事,往往事半功倍;否则,随心所欲,四面出击,八方应付,力不从心,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全盘皆输。在这点上,一些中外企业已经走了不少弯路。 其三,多元化已经不能适应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利润平均化、收益递减和微利化的要求。如今,经济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社会在生产力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告别了短缺经济,众多企业也不得不步入微利时代。价格大战、恶战正是这个时代的反映。在这个时代,企业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众多的产品比较中,实现优势产品的定位,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化经营,然后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提高效益和效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其不然,我行我素,必遭淘汰。 其四,只有专业化,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代,在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情况下,竞争的对手,大都是来自国内外以名牌产品为后盾的庞大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我们要在硬碰硬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集中优势“兵力”,其中包括科技、资本、资源、人才之优势,不断地实现技术和产品创新,去争取有限的市场,进而战胜一些竞争对手。 “二忌”:盲目无度地搞资本扩张 在相当多的民企中,企业的衰落、倒闭和老总的下马,往往不是因为产品没有销路或在竞争中的失利,而是因为企业的主要领导人素质不高,好大喜功,由此而产生的决策失误,盲目扩张,甚至盲动和蛮干造成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郑州亚细亚老总王遂舟的败北。 盲目扩张的另一种形式,就是随心所欲地组建企业集团和与此相关的企业兼并。任何集团的组建和相应的兼并,都是有原则和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具备,不符合原则,轻举妄动,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现在看来,在搞集团或兼并问题上,以下几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归大堆”,戴上一个“集团”的帽子,结果“集”而不“团”,使“集团”徒具虚名;二是在当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已经成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自不量力,去兼并其他一些企业,其后果不可能好;三是勉强地去兼并一些不该兼并的那些自己消化不了、吸纳不了的企业,结果成了自己的包袱。 搞企业并非越大越好,大有大的难处!美国企业在掀起一股兼并风的同时,还兴起了一股“减股”风,其中包括分拆业务范围,砍去次业,精简机构等,适当收缩企业规模。 “三忌”:耗巨资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 有些民企及其领导人,不是热衷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而热衷于广告宣传,大吹大擂,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这种作法,虽然可能很快地把企业和自己抬起来,几乎尽人皆知,可是,好景不长,当消费者从受骗中觉醒过来之后,企业和人斯文扫地,很自然又从顶峰跌落下来。 在市场经济中,广告最本质功能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及其品种、质量和效用的信息,为消费者服务。可是,目前有些广告却成了一些企业和人用来欺骗消费者以达到骗取钱财的手段,像这样的企业和人实属不少,最典型的莫过于爱多及其创业人胡志标了。他不惜工本,东挪西借,筹集2.1亿元,夺得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标王”。不久, 爱多出现了金融危机,欠下的债务高达1个亿。 我们不是说广告宣传不必要,而是说广告宣传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说的是广告费在企业经营支出中要适当,不宜过大。广告费是要进入成本的,广告费过大了,成本加高(有的广告费占产品成本的50%以上),导致盈利减少或亏损,这就断了企业发展的生路。更何况在有限的资金中,广告费多了,技改投入就少了,必然影响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不创新,企业就无生机和活力,更无竞争力。 “四忌”:不自量力地跨国远征 1999年,在上海浦东召开的《财富》论坛上,提出了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口号,即“欲称霸世界,先逐鹿中国”。中国像磁石一般地吸引着全球跨国公司的老板们。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后一个尚待开发的大市场。